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行星2867
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行星2867(2867 Šteins)是1969年由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切爾尼赫在克里米亞天體物理觀測台發現的主帶小行星[1]。這顆小行星以拉脫維亞和蘇聯天文學家卡利斯·斯坦斯命名[3]。2008年,歐洲太空總署的無人探測飛船羅塞塔號曾經造訪這顆小行星。
Remove ads
物理特徵
歐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學家在2006年出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小行星2867是一顆E-型小行星,直徑大約為4.6公里。[4]羅塞塔號在造訪這顆小行星之前,曾經通過光變曲線分析發現,它的外觀不規則,自轉周期為6小時,沒有衛星。[5]
在羅塞塔號造訪後,歐洲南方天文台將其描述為「天空的一顆鑽石」,因為在遠處看它的外觀和鑽石非常相似,一極比較寬,而另外一極是比較尖。在寬的一極有一個直徑2.1公里的大環形山,這使得天文學家感到困惑:很難想像這顆直徑在5公里左右的小行星能在如此猛烈的撞擊下能夠保存下來。[6]科學家通過羅塞塔號拍攝的照片計算出小行星2867的尺寸是6.67 x 5.81 x 4.47公里。[2]
羅塞塔號的造訪
2008年9月5日,羅塞塔號無人探測器以8.6公里/秒的低速(相對於之前的速度)掠過小行星2867,兩者的最近距離不到800公里。[7] 羅塞塔號計劃將飛越兩顆小行星,這是第一次,而第二次則在2010年飛越21號小行星魯特西亞(司琴星)。[8]羅塞塔造訪的時機是在從探測器的角度看小行星剛好被太陽照亮的時候,使得探測器拍攝的照片清晰而準確。[9]
表面特徵
小行星2867上的區(地形特徵與周圍環境明顯不同),以小行星2867的發現者命名。
小行星2867的撞擊坑,以各種寶石命名。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