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果神星

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果神星
Remove ads

果神星(32 Pomona,/pəˈmnə/ pə-MOH-nə [4][b])是太陽系內的一顆石質主小行星帶小行星,直徑約81公里(50英里)。它於1854年10月26日由德裔法籍天文學家赫爾曼·戈爾德施密特發現,並以羅馬果樹女神波摩納命名。果神星的光譜與原始無球粒隕石相似,屬於S-型小行星。2008年,喬納森·布拉德肖記錄了由果神星引發的掩星現象,但得出了關於其形狀的兩種結論。

快速預覽 發現, 發現者 ...
Remove ads

發現和命名

果神星是由德裔法國天文學家赫爾曼·邁耶·所羅門·戈德施密特於1854年10月26日發現[6],並以羅馬果樹女神波摩納的名字命名[7]

物理特徵

對果神星的光度觀測得出一個自轉周期為9.448小時的光變曲線。用這一數據來構建小行星的模型,結果顯示它是一個圍繞極點黃道坐標為 (β, λ) = (+58°, 267°)旋轉的稜角分明的天體,長軸與短軸的長度比大約為1.3[8]

果神星的光譜與托倫分類法中的S-型相匹配,類似原始無球粒隕石[9]。對果神星的小行星熱慣性測量結果約為20-120 m −2 K −1 s −1/2,相比之下,月球風化層的熱慣性為50,而大氣中粗砂的熱慣性為400。[10]

掩星觀測

澳大利亞業餘天文學家喬納森·布拉德肖(Jonathan Bradshaw)記錄了2008年8月16日由果神星引發的一次不尋常的掩星現象。掩星的最大持續時間為7.1秒;然而,視頻記錄顯示兩次相同深度的掩星,每次持續1.2秒,間隔0.8秒。這些數據轉換為小行星上的長分別為15公里、10公里、15公里,總長度40公里[11]。果神星的IRAS直徑為80.76 ± 1.6公里[2]。對於這一觀察結果最可能的解釋是,這一小行星要麼是雙星系統(包括接觸雙星),要麼一個表面具有顯著凹陷區域的單一小行星[11][12]

注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