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尤里·克諾羅索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尤里·瓦連京諾維奇·克諾羅索夫(俄語:Ю́р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Кноро́зов;1922年11月19日—1999年3月31日),或譯克諾羅佐夫,是一名蘇聯和俄羅斯語言學家、金石學家和民族志學家,他是蘇聯瑪雅研究的創始人,完成了破譯瑪雅文字這一當時看起來不可能的任務。
早年
克諾羅佐夫出生在蘇聯烏克蘭的皮夫登內,父母是俄國知識分子,祖母瑪麗亞·薩哈維安(Maria Sakhavyan)是位有名的亞美尼亞舞台劇演員。[3][4]
他上學時雖然成績不差,因性格頑劣險些被退學。5歲時,他頭部受了重傷,差點失明。他會拉小提琴,寫過浪漫主義詩歌,畫畫也不錯。[5][6]
二戰
不久,1941年二戰東部戰線開戰,他身體不好,因此無法服兵役。1941年至1943年,他和家人住在德占區,為了防止被德軍徵召,他輾轉於各個村落間,靠當教師為生。1943年,他感染斑疹傷寒,9月和家人一起逃回莫斯科,繼續埃及學研究。然而,1944年他被強征入伍,所幸因為父親是蘇軍上校,給他安排了一個話務員的職位,就駐紮在莫斯科附近。[9]
傳說,克諾羅佐夫曾隨軍隊進入柏林,並偶然在熊熊燃燒的國家圖書館得到一部珍本,其中包含三部瑪雅手抄本複製品(德勒斯登手抄本、馬德里手抄本和巴黎手抄本),激發了他後來對瑪雅文字的興趣[10][11]。這個傳說流傳很廣,1992年麥克·D·科也在他的《破解瑪雅密碼》(Breaking the Maya Code)一書中提到[12]。
但克諾羅佐夫的學生加林娜·埃爾紹娃(Galina Yershova)找不到任何證據表明他在1943年至1945年間曾到過莫斯科州以外的地方[6]。克諾羅佐夫本人在去世前一年接受採訪時否認了這一傳說,他說:
“ | 不幸的是,這是一個誤會:我把這件事(在柏林的一家圖書館找書)告訴了我的同事麥可·科,但他理解錯了。圖書館沒著火。圖書館的書都裝好盒子裡寄到別處。德國人已經把它們打包好了,但由於他們已沒有時間,所以這些箱子被帶到了莫斯科。 | ” |
Remove ads
研究
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秋天,克諾羅佐夫回到莫斯科國立大學完成他民族志的本科課程。他繼續研究埃及學,也涉足了中國學等其他領域。他對古代語言和書寫系統(尤其是聖書體)特別感興趣,還閱讀了中世紀的日本和阿拉伯文學。他的室友說他獎學金都用來買書,只吃很少的東西。[13]
雖然還是一名本科生,他仍在俄羅斯民族學和人類學研究所(N.N. Miklukho-Makla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找到了工作[14]。
作為他的民族志課程的一部分,克諾羅佐夫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前往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進行田野調查,研究俄羅斯的擴張活動和現代發展對游牧民族的影響。[15]
此時他的研究重點還沒有放在瑪雅文字上。1947年,他才撰寫了關於「德蘭達字母表」(de Landa alphabet)的論文,這份字母表由16世紀西班牙主教迭戈·德·蘭達寫成,後者聲稱已將西班牙字母表音譯成相應的字母瑪雅象形文字[16]。但這份字母表存在不少疑點,此前依靠這份字母表破譯瑪雅文字的研究都以失敗告終[6]。

1952年,克諾羅佐夫發表了一篇在該領域堪稱開創性的著作《中美洲古代文字》(Drevnyaya pis'mennost' Tsentral'noy Ameriki),指出瑪雅文字和其他文字一樣,不是單純的表意文字,有許多表音成分[6]。
此外,他還提出了「元音和諧」(synharmonic vowel)的概念,認為具有「輔音-元音-輔音」形式的瑪雅單詞通常由兩個字表示,分別代表開頭的輔音-元音和結尾的輔音。[6]
當時他在學術界沒有任何名氣,其他學者對其文章表示不屑,並大肆攻擊。英國學者J·埃里克·湯普森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不認為瑪雅文字有任何語音成分[6]。
據麥克·D·科,在湯普森的一生中,很少有瑪雅學者敢於在克諾羅佐夫貢獻的價值這點上反駁他。結果,克諾羅佐夫的發現被刻意忽視,瑪雅文字的破譯因此花費了比埃及、西臺文字更長的時間,直到1975年湯普森去世才得以進步。早期,只有麥克·D·科和大衛·凱利等少數西方學者支持他的觀點。[12]
克諾羅佐夫不受重視的另一大原因是其論文出現在冷戰高峰,許多人認為他的論文建立在錯誤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之上。[6]
克諾羅佐夫在1963年的專著中進行進一步破譯,1975年發表瑪雅手稿譯本[17]。而1960年代的其他瑪雅學家也開始研究他的理論,隨著一些瑪雅石碑的發現,他的理論逐漸得到認可[18]。
晚年

1956年,克諾羅佐夫曾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美洲文化學者國際會議上介紹了他的著作,但在隨後的幾年裡,他根本無法出國。1990年瓜地馬拉與蘇聯恢復外交關係後,克諾羅佐夫應比尼西奧·塞雷索總統邀請訪問瓜地馬拉,總統授予他格查爾勳章。克諾羅佐夫參觀了包括蒂卡爾在內的幾個主要瑪雅考古遺址。1994年11月30日,在墨西哥駐莫斯科大使館,墨西哥政府授予克諾羅佐夫阿茲特克雄鷹勳章,他在領獎時用西班牙語說了一句「Mi corazón siempre es mexicano」(我心永在墨西哥)。 [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