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尹煥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尹焕章
Remove ads

尹煥章(1909年—1969年),子文河南南陽人,中國考古學者。早年肄業於河南大學中華民國時期先後在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工作,抗日戰爭時期曾參與南京文物的押運、保管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次參與調查中國大陸、尤其是江蘇境內的多處考古遺址,是湖熟文化的命名人之一。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去世。

快速預覽 尹煥章, 字 ...

生平

早年

尹煥章出生在南陽縣雙橋鋪虎廟村,民國13年(1924年)進入位於南陽的河南省立第五中學(今南陽市第一中學校[2])就讀,後肄業於河南大學預科。[3]

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生涯

民國18年(1929年),尹煥章赴北平,進入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學組,在徐中舒的指導下負責整理故宮的明清內閣大庫檔案,同時在北京大學旁聽明史課程。民國21年(1932年)隨研究所南下上海[3]

民國22年(1933年),尹煥章被調入研究所的考古組,並在當年冬季受命赴安陽參與殷墟的第八次發掘工作,是其考古學專業生涯之始。民國23年(1934年)冬,尹煥章隨研究所轉至南京。自1933年其首次參與發掘,至1937年考古工作暫停,尹煥章先後在李濟梁思永董作賓等考古學者的指導下參與了對安陽、濬縣等地殷墟遺址的第8—15次發掘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尹煥章受命負責將文物自南京押送至大後方。[3][4][5]

民國28年(193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重慶的尹煥章被調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赴樂山安谷鄉參與西遷的珍貴文物保管工作[6]。民國35年(1946年)抗日戰爭結束後,時任籌備處助理設計員的尹煥章運送文物回到南京,在博物院本部繼續負責文物保管工作。[3][4]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博物院改名為南京博物院,尹煥章留任保管部主任,兼任治淮文物工作隊副隊長,協助隊長曾昭燏進行田野工作。華東行政委員會設立華東文物工作隊後,尹煥章擔任副隊長,率隊支援河南鄭州福建閩侯[7]等地的考古工作,發掘研究了一些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3][5]

1958年,華東大行政區撤銷,華東文物工作隊解散,南京博物院改屬江蘇省管轄,尹煥章出任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輾轉於江蘇各地探查新石器時代遺址,主持了南京北陰陽營鎖金村鎮江癩黿墩、文昌閣,新沂三里墩以及邳縣大墩子劉林等數個遺址的發掘工作[6]。1959年,尹煥章與曾昭燏聯合發表《試論湖熟文化》,「湖熟文化」概念由此首次被提出。[3][4]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尹煥章被定性為「反動學術權威」「現行反革命[8],1968年在「清理階級隊伍」運動中進入南京農學院江蘇省文化藝術界學習班,並作為審查對象遭到審查。[6]

Remove ads

逝世及身後

1969年,尹煥章去世,他的家屬在他死後仍作為「反革命家屬」被下放泗洪縣王集公社勞動。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南京博物院等單位為他舉行過紀念活動。[6]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