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古拉·博布里科夫

俄国政治人物、芬兰总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古拉·博布里科夫
Remove ads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博布里科夫(俄語: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Бо́бриков;1839年1月27日—1904年6月17日)是一名俄羅斯將官政治家。博布里科夫曾任芬蘭總督和芬蘭軍區總督[1]。在被任命為總督後,由於推行強硬的俄羅斯化政策,芬蘭民眾對他深惡痛疾。[2]1904年,博布里科夫被芬蘭民族主義者尤金.紹曼英語Eugen Schauman刺殺身亡。

快速預覽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博布里科夫 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Бо́бриков, 芬蘭總督 ...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博布里科夫生於1839年1月15日,後來考上俄國的第一軍校。畢業後,他成為一名中尉,並在皇家衛隊服役。此後,他在喀山軍區服役,後在諾夫哥羅德擔任參謀長。1869年,晉升為上校。一年後,他被調到聖彼得堡帝國衛隊執行特殊任務。這給了波布里科夫進入朝廷的機會。1878年,他成為少將

芬蘭總督

1898年,沙皇尼古拉二世任命博布里科夫為芬蘭總督和芬蘭軍區總司令。

上任後,他在芬蘭大公國推行了俄羅斯化計劃,主要有以下11點:

  • 芬蘭軍隊的統一。
  • 限制國務大臣的權力。
  • 介紹處理帝國和大公國共同案件的特別方案。
  • 俄語作為參議院以及教育和行政上的官方語言。

博布里科夫很快在芬蘭變得非常不受歡迎和憎恨,因為他是削減大公國廣泛自治權的堅定支持者。在19世紀後期,大公國的廣泛自治權與俄羅斯建立統一和不可分割的俄羅斯國家的野心發生了衝突。1899年,尼古拉二世簽署了《二月宣言》,從傳統的芬蘭觀點來看,這標誌著第一個「壓迫年代」的開始。在這份宣言中,沙皇下令,如果符合俄國帝國的利益,可以在立法上推翻芬蘭的議會。50萬芬蘭人認為該法令是對芬蘭憲法的一次政變,他們向尼古拉二世簽署了一份請願書,要求撤銷該宣言。皇帝甚至沒有接待帶來請願書的代表團。[1]

1900年,博布里科夫發布命令,要求所有政府部門之間的通信必須用俄語進行,並要求學校增加俄語教育。芬蘭軍隊在1901年被廢除,芬蘭義務兵現在可以被迫與俄羅斯軍隊一起在俄羅斯帝國的任何地方服役。1902年第一次徵召入伍時,只有42%的應徵入伍者出現。1905年,芬蘭廢除了徵兵制度,因為芬蘭人被認為是不可靠的[1],但作為補償芬蘭人需要繳納一筆額外的稅收。1903年,沙皇授予博布里科夫獨裁權力,使他就可以解僱政府官員、關閉報社。

暗殺

Thumb
一幅由未知作者所畫的暗殺圖。
Thumb
芬蘭總督尼古拉·博布里科夫的靈柩被運往聖彼得堡之前,安放在赫爾辛基東正教烏斯彭斯基主教座堂里。

1904年6月16日,博布里科夫在赫爾辛基被刺客紹曼暗殺。紹曼朝博布里科夫開了三槍,然後向自己開了兩槍。紹曼當場死亡,博布里科夫受了致命傷,第二天凌晨在醫院去世。[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