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古拉斯·約翰·范·貝多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古拉斯·約翰·范·貝多芬
Remove ads

尼古拉斯·約翰·范·貝多芬(德語:Nikolaus Johann van Beethoven;1776年10月2日—1848年1月12日)[2]是德國地主,也是著名作曲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的弟弟。

快速預覽 尼古拉斯·約翰·范·貝多芬, 出生 ...

生平

他出生於波昂,是約翰·范·貝多芬英語Johann van Beethoven與妻子瑪麗亞·瑪格達萊娜·克維里希英語Maria Magdalena van Beethoven的幼子。[3] 他接受藥劑師培訓,1795年前往維也納與兄長路德維希和卡斯帕英語Kaspar Anton Karl van Beethoven同住。為紀念已故父親,他要求別人稱他為「約翰」。他在維也納擔任藥劑師助手,1808年在林茨開設藥房。[4][5]

1809年,拿破崙入侵奧地利,在林茨設立傷兵營。約翰為法軍提供藥品,因而致富。[4][5]

1812年,約翰宣布要與管家特蕾莎·奧伯邁爾結婚。當時路德維希剛從特普利采溫泉療養回來,專程到林茨勸阻這場他認為不匹配的婚姻,甚至向當地政府申訴,但未能成功。約翰於1812年11月8日與特蕾莎·奧伯邁爾(1787–1828)成婚,兩人沒有子女。[4][5]

1819年,約翰購入格奈克森多夫的瓦瑟霍夫莊園。此後他在給路德維希的信中署名「地主弟弟約翰敬上」,路德維希則回信署名「『腦主』哥哥路德維敬上」作為幽默回應。[3][5]

1826年秋,路德維希到格奈克森多夫探望約翰。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弦樂四重奏Op. 130英語String Quartet No. 13 (Beethoven)的終曲,這是他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這首終曲是應出版商要求,替代原版《大賦格》的新作。他於9月開始創作,1826年11月22日將手稿寄給出版商。[6]

Remove ads

人物印象

作曲家好友斯特凡·馮·布羅伊寧英語Gerhard von Breuning之子格哈德·馮·布羅伊寧向傳記作家亞歷山大·惠洛克·塞耶英語Alexander Wheelock Thayer如此描述約翰:「他的骨架不算特別大,但比路德維希魁梧。鼻子大而長;兩眼位置不對稱,看起來像有斜視......他穿著講究得像個富家公子,但這打扮與他稜角分明的身材很不相稱。他與兄長路德維希毫無相似之處。」[1]

莫里茨·利赫諾夫斯基伯爵英語Lichnowsky在1822/23年冬季談及約翰時(這段對話記錄在貝多芬的談話本中)說:「人人都拿他當笑柄,我們直接叫他『騎士先生』——大家都說他唯一的優點就是冠著你的名字。」[1]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