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子國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尼子國久(日語:尼子 国久/あまご くにひさ Amago Kunihisa,1492年—1554年11月25日、明應元年—天文廿三年十一月一日),日本 戰國時代武將,尼子氏家臣,新宮黨黨首[1]。
生平
明應元年(1492年),國久作為出雲國戰國大名尼子經久的次子誕生[2],母親為安藝國國人吉川經基之長女,妻子為石見國余勢城城主多胡忠重之女,其兄為尼子政久,其弟為尼子興久 [3]。大約在永正九年(1512年)時,受室町幕府管領細川高國賜予偏諱,改名為國久。
雖然姓氏是尼子,然而在永正七年(1510年)《千家文書》(出雲大社宮司家系的文獻)的記事中,記載有『尼子殿御子息吉田の孫四郎殿』等內容[4],因此推測國久曾被收為出雲吉田莊吉田氏的養子。吉田氏是宇多源氏佐佐木氏的旁系,為獲得幕府奉公眾地位、擁有守護不入特權之豪族。與其弟興久成為塩冶氏之養子相同,這被認為是經久為懷柔在地國人所採取的策略。其後興久因叛亂而遭討伐(塩冶興久之亂),其原本掌握的出雲西部塩冶地區,也由國久繼承[5]。
新宮黨事件
「新宮黨」這一名稱雖是在國久時期才開始被使用(因國久居住地在月山富田城北麓的新宮谷而命名),但在此之前,尼子氏一門就已經組織了一支具備親衛隊性質的精銳部隊。這支部隊對尼子氏勢力的擴張貢獻甚大,曾從出雲國出征至安藝國、備後國等地轉戰各地。在天文十年(1541年)的吉田郡山城之戰中,這支組織的實質領導者尼子久幸戰死。
該精銳部隊後由國久繼承,並持續作為尼子一門的藩屏發揮重要作用,在之後的備後、伯耆諸國的遠征中,都為尼子氏立下戰功,大大促進了尼子氏勢力的擴張。國久也憑藉其卓著的戰功,被父親尼子經久指定為嫡孫晴久的後見人。然而,在經久死後,國久與同時也是其女婿的新當主晴久在政策方針上屢有歧見,雙方時常發生對立。此外,由於新宮黨直接掌控了吉田氏與塩冶氏的舊領地,在出雲地區的影響力甚至凌駕於晴久之上,且已有確認的事實顯示,國久未經晴久的許可,便擅自裁決所領內的紛爭[6]。新宮黨中亦有不少成員仗恃武威,行事跋扈,與其他尼子家的譜代家臣發生矛盾衝突[7]。為此,國久與晴久的關係逐漸惡化,其經過亦見於《鰐淵寺文書》之中。
之後,晴久抓住正室(國久之女)亡故之契機,在天文廿三年(1554年)十一月對名噪一時的尼子家最強軍團新宮黨進行肅清[8],國久與其子誠久等一族遭晴久誅殺(新宮黨事件),享年63歲。
作為尼子氏軍事支柱的新宮黨,為何會以如此方式遭到肅清,原因可謂眾說紛紜。其中一種說法認為,是毛利元就為了削弱終將與自己對決的尼子氏勢力,故意散布流言,聲稱新宮黨圖謀叛變,並以偽書為證,誘導晴久陷入疑神疑鬼之中。當時,晴久與其叔父國久之間的關係本就微妙,元就正是巧妙地煽動了這層不信任,促使雙方對立更劇,終至破滅。[9]。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 村田正志編『出雲國造家文書』、島根県教育委員會編『出雲意宇六社文書』、國士舘大學文學部人文學會紀要 巻8、1976年1月。
- 今井尭『日本史総覧』 3(中世 2)、新人物往來社、1984年。 NCID BN00172373。
- 上田正昭、津田秀夫、永原慶二、藤井松一、藤原彰『コンサイス日本人名辭典 第5版』、株式會社三省堂、2009年。
- 長谷川博史『戦國大名尼子氏権力の形成 : 出雲國奉公衆塩冶氏の掌握と討滅』、史林76卷3號、1993年。
- 安來市観光協會 広報部『尼子一族盛衰記』、2023年。
- 小和田哲男『眠れなくなるほど面白い 図解 戦國武將の話: 新説をたっぷり検証!人気武將52人の素顔と戦い』、日本文芸社、2021年。
出處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