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奈及利亞歷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今奈及利亞的各個地區擁著許多古代王國。19世紀後期開始淪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奈及利亞獲得獨立。

早期歷史

根據考古發現,九千年前奈及利亞已經有人類活動。歷史上,約魯巴人曾經在尼日河西岸占主導。與他們最近的語族是伊加拉人(Igala)。他們居住在貝努埃河的尼日邊對面。從這個可以認為自2000年前他們被分開。

鐵器時代

在奈及利亞東南部的恩蘇卡地區(即現在的伊博蘭地區)發現了含有煉鐵爐和礦渣的考古遺址:萊賈遺址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1][2],奧皮遺址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750年。[2][3]冶鐵技術可能在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550年之間的諾克文化中獨立發展起來。

1500年前早期城邦

8世紀,查德湖畔的札加瓦人建立加奈姆-博爾努帝國

伊博城邦

由尼日王國建立的伊博文化大約從9世紀開始。尼日城被認為是伊博文化的根據地。伊博神話的起源地-尼日和阿古勒日是尤美利部落的領土。考古證據顯示伊博蘭的尼日霸權最遠可以追溯到9世紀。在約1400年至1600年,尼日王國開始衰落。

加涅姆-博爾努帝國

Thumb
加涅姆-博爾努帝國最大疆域圖

加涅姆於13世紀成為查德湖盆地的一個帝國。加涅姆的邁(國王)及其宮廷於11世紀皈依伊斯蘭教[4]14世紀下半葉,加涅姆的內戰導致博爾努獨立。塞法瓦人遷往博爾努。麥·阿里·加吉(1470年—1508年在位)在那裡建立了首都。

在奈及利亞北部,據有記載的歷史,卡諾市卡齊納可以追溯到約999年。11世紀,一些豪薩城邦已經進入相當的文明階段。14世紀—16世紀,桑海帝國統治著今奈及利亞地區。15世紀中期,在今貝寧城建立貝寧王國。1472年,受到葡萄牙的侵略。後荷蘭、法國、英國等國殖民者相繼侵入,販賣奴隸。

殖民時期

1640年—1902年,奈及利亞東南部存在阿羅邦聯

19世紀,富拉尼人建立了中央集權化的富拉尼帝國,直到1903年瓦解。

在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擴大了在今奈及利亞的貿易活動。1861年英國在拉各斯建立據點後,不斷向內陸擴張。1885年,英國宣稱占有西非的海岸得到了國際認可。1900年,南、北尼日尼亞均淪為英國「保護國」。1914年合併成為英國殖民地「奈及利亞殖民地和保護國」。

獨立以後

1947年,英國批准其憲法,聯邦政府成立。1954年,取得內部自治權。1960年10月1日,宣佈獨立,但仍是大英國協成員國。1963年10月1日,改為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1961年10月15日,一群軍人發動政變。其後奈及利亞軍事政變多次發生,軍人長期掌權。1967年5月30日,伊博族人奧朱古宣布退出奈及利亞聯邦,成立比夫拉共和國;同年7月,以戈翁為首的聯邦政府出兵鎮壓,內戰爆發;至1970年1月,比夫拉軍隊戰敗。

1998年6月8日,軍政府首腦阿巴查猝死,接任者阿布巴卡爾決定交權給民選政府。1999年2月的總統選舉中,奧盧塞貢·奧巴桑喬當選。2007年4月21日,舉行總統和國民議會選舉。奧馬魯·亞拉杜瓦當選總統。2010年5月5日奧馬魯·亞拉杜瓦病逝,副總統古德勒克·喬納森繼任總統。2011年4月16日,古德勒克·喬納森在總統選舉中獲勝,5月29日,在首都阿布賈雄鷹廣場宣誓就職。大選結束後動亂,造成200多人死亡,400多人受傷,幾百人遭逮捕,近4萬人無家可歸。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