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尾路遠臨時乘降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尾路遠臨時乘降場
Remove ads

尾路遠臨時乘降場(日語:尾路遠仮乗降場おろえんかりじょうこうじょう Oroen Karijōkōba */?)是位於北海道有珠郡大瀧村字豐里(現時:伊達市大瀧區豐里町),日本國有鐵道膽振線車站廢站)。隨著膽振線廢除,車站在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廢除。

快速預覽 尾路遠, 日語名稱 ...
Thumb
1976年的尾路遠臨時乘降場與方圓約1公里範圍。圖中中央設有路軌班事務所。在左側路軌彎位處設有小型鐵鏽色物體,該處為候車室。
Remove ads

歷史

  • 1941年(昭和16年)10月12日 - 膽振縱貫鐵道德舜瞥站(後來名為新大瀧站)至西喜茂別站(後來名為喜茂別站)之間開通,尾路遠停留場(日語:尾路遠停留場おろえんていりゅうじょう)啟用[2]。當時為客運車站[1]
  • 1944年(昭和19年)7月1日 - 膽振縱貫鐵道在戰時被收購,鐵道路線國有化。路線名改為膽振線[1]。同時降級為臨時乘降場,成為尾路遠臨時乘降場日語鉄道管理局設定)[2]
  • 1961年(昭和36年)頃 - 上下行月台中的其中一邊月台被撒走[3]
  • 1985年(昭和60年)尾 - 車站廢除[2](自然消滅)[1]

在當地人口減少前,當地的居民使用此站。大瀧村曾經在1949年(昭和24年)、1950年(同25年)、1961年(同36年)三度陳情希望升級為正式車站[3]

站名的由來

車站名稱取自該處的舊地名。原本當地的地名為「尾路遠尻別」,在乘降場以北位置成為開拓植民地。在1919年(大正8年)實行二級町村制時,該處分為「上尾路遠」、「中尾路遠」和「下尾路遠」三處字名(後來,由於村落界線變更,下尾路遠編入至喜茂別村的御園。)[4]。另一方面,此乘降場是位於南邊的「尾路遠尻別」原野內。在乘降場啟用前的漢字地名為王朗園[4]。後來在乘降場啟用後的1941年(昭和16年)12月,實施了字名修正,「王朗園」改名為「豐里」,「上尾路遠」改名為「清原」,「中尾路遠」改名為「宮城」。在大瀧村的行政區中已經沒有「尾路遠」這個地名[4]

「おろえん」有兩個漢字寫法,包括行政單位所使用的「王朗園」,以及「尾路遠」。在1971年(昭和46年),站內的站名標是寫上「尾路」(取自附近的橋梁名字[5])。此外,札幌鐵道管理局運輸部稱此站名為「尾路遠」,該局設施部稱此站名為「尾路園」,附近隧道名稱名為「尾路焉」(後來以平假名標記)。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截至車站廢除前,此站是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單式月台。在1961年(昭和36年)前,上下行列車各有一座單式月台[3],後來由於合理化而只剩下一座月台[3]

隨著使用人次減少,列車到達此乘降場附近時會把列車慢行,當沒有乘客上下車時便會通過[1]。因此在乘降場末期,沒有人上下車,所有列車均通過此乘降場[1]

車站周邊

現況

截至2001年(平成13年),新大瀧站至御園站之間部分路軌遺址和橋粱變成了林道。此站靠近御園一方設有名為「尾路架道橋[5]」的樑橋[7]。截至2010年(平成22年)[8]和2011年(平成23年)也是同樣[5]。在橋上的施工標,表示該處距離伊達紋別46公里443米[5]。在「尾路園架道橋」旁邊還有「第二尾路川橋梁」的橋柱[5]

另外,靠近伊達紋別一方設有「尾路遠隧道」,但是已經被混凝土封閉了隧道口[7],截至2010年(平成22年)也是同樣[8]

相鄰車站

日本國有鐵道
膽振線
新大瀧尾路遠臨時乘降場御園

注腳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