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屈狐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屈狐庸(?—?),羋姓,屈氏,名狐庸,申公巫臣的兒子[1],吳國行人。
為吳行人
前590年,楚共王繼位,子重和子反殺了申公巫臣的族人子閻、子蕩和清尹弗忌以及連尹襄老的兒子黑要,並瓜分他們的家產。申公巫臣從晉國寫信給子反和子重,發誓要他們疲於奔命而死[2]。申公巫臣向晉景公請求出使到吳國,他使得吳國和晉國通好,帶去吳國的三十輛兵車中留下十五輛給吳國,送給吳國射手和御戎,教吳國人使用兵車,教他們安排戰陣,教他們背叛楚國。申公巫臣又把自己的兒子屈狐庸留在那裡,讓他在吳國做行人。吳國從此開始進攻楚國及其盟國,子反和子重一年之內來回七次奉命帶兵抵禦吳國[3][4][5]。
聘晉
前542年,吳王夷昧為了溝通吳、晉兩國交往的道路,派屈狐庸到晉國聘問。趙武問屈狐庸:「季札最終能立為國君嗎?諸樊死於巢之戰,戴吳為看門人所殺,上天似乎為季札打開了做國君的大門,他會怎麼樣?」屈狐庸回答說:「季札不會繼位。這是兩位君王的命運不好,不是為季札打開做國君的大門。如果上天打開了大門,恐怕是為了現在的國君吧!夷昧很有德行而且又合於法度,有德行就不會失去百姓,合於法度就不會辦錯事情。百姓親附而事情有秩序,是上天為他打開大門的。最後保有吳國的,一定是這位國君的子孫。季札是保持節操的人,即便應該擁有國家,也是不願做國君的。」[6]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