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泥傾瀉警告
由香港天文台发出的警告信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泥傾瀉警告(英語:Landslip Warning)為香港天文台的其中一個警告信號,於1977年設立。

香港天文台會參照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意見,當土木工程拓展署及香港天文台認為持續大雨極有可能引起山泥傾瀉時,天文台便會發出山泥傾瀉警告。這個警告主要針對數目較多而影響廣泛的山泥傾瀉情況。
山泥傾瀉警告系統獨立於其他氣象警告,可以與其他警告同時生效(例如強烈季候風信號或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暴雨警告信號、雷暴警告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但由於山泥傾瀉下不會出現結霜,因此此警告不會與霜凍警告同時生效。與火災危險警告、寒冷天氣警告或酷熱天氣警告同時生效時的機會甚微,因為非風季和雨季時節(天氣乾燥、寒冷)或酷熱天氣時甚少出現山泥傾瀉。
建基於香港在整理斜坡的技術已使香港的山泥傾瀉的出現減少,一般只可能出現在暴雨警告信號或較高的熱帶氣旋警告生效時,或當香港大部份地區24小時累積雨量達175毫米[1][2],並會帶來山泥傾瀉的危險,才會因應情況與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處商議後發出。
天文台表示,山泥傾瀉警告主要於4月至10月這段降雨量大的時期發出,並提醒市民特別留言掛有山泥傾瀉警告牌的地方發生山泥傾瀉的機會比較高[3]。雖然地震亦會引發山泥傾瀉,但是天文台特別強調大雨或持續降雨是山泥傾瀉的主要成因,而由於香港並非位於地震帶,發生強烈地震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地震引致的山泥傾瀉並無在簡介中說明。
由2024年5月中起,當局部地區大雨持續,但香港廣泛地區的山泥傾瀉風險,尚未達到需要發出山泥傾瀉警告的指標時,土力工程處會聯同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特別提示」並透過特別天氣提示顯示,列出山泥傾瀉風險較高的地區,提醒市民注意風險。[4]該項提示亦會透過處方設立的「香港斜坡安全」網頁及「Geo Channel 土力場」Facebook專頁[5]發放。
Remove ads
歷史
在1977年4月起,天文台開始向應急機構提供黃色及紅色山泥傾瀉警告系統[6],並不公開發佈。1983年起黃色及紅色山泥傾瀉警告被簡化為山泥傾瀉警告,並開始公開發佈。1998年起除了根據當日的降雨量外,亦會參考過去約15日的雨量及降雨情況,在本港受暴雨影響或持續有大雨時,與土木工程署(即現時的土木工程拓展署)商議後發出。
山泥傾瀉指數
若暴雨可能造成山泥傾瀉,土力工程處會根據降雨強度、降雨範團和本港斜坡分布狀況,估算可能發生的山泥傾瀉數量,並為每場暴雨制定山泥傾瀉指數,以便更貼切地反映暴雨期間引發山泥傾瀉的風險[7]。
自1985年以來,每場引致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警告的暴雨的山泥傾瀉指數,其風險可藉指數變化概括地作以下描述[8]:
土力工程處會在暴雨過後(一般在天文台取消山泥傾瀉警告後),於土力工程處網頁發布該場暴雨的山泥傾瀉指數,以讓市民知悉其強度[9]。
發出記錄
以下列表只列出2001年起的發出記錄,其餘時間可於香港天文台網頁查閱。[10]
Remove ads
山泥傾瀉警告頻率及生效日數
Remove ads
注意事項
- 請留意電台及電視台廣播有關最新警告的消息。遇上緊急事故,應立即致電就近警署或民政事務處求助。
- 市民應做好預防措施,以減少因山泥傾瀉引致的財物損失和傷亡。當山泥傾瀉警告生效時,市民應取消不必要的約會,留在家中或其他安全地方。行人應避免靠近陡峭的斜坡和護土牆。駕車人士則應避免駛往山區地帶和有山泥傾瀉警告指示牌的道路。
- 倘若已接獲有關當局指示你所處的地方有山泥傾瀉危險,你應該立即撤離該處,到安全地方暫避。如果你認為你居住的地方受到危險斜坡、護土牆或懸垂大石所威脅,你亦應立即撤離居所,到安全地方暫避。
- 在山泥傾瀉警告發出後,民政事務總署將開放臨時庇護站。如需查詢就近庇護站資料,可致電民政事務總署緊急熱線28351473。
記錄之最
以下紀錄截至2023年。
- 生效時間最長:1994年7月22日03:00至7月26日10:00,合共103小時(4日7小時)。
- 生效時間最短:1987年5月22日14:20至16:30,合共2小時10分鐘。
- 最早全年首次發出:2014年3月30日23:50至3月31日05:00,合共5小時10分鐘。
- 最晚全年首次發出:1991年10月15日21:45至10月16日08:05,合共10小時20分鐘。
- 最早全年最後發出:2003年5月5日07:30至5月6日07:00,合共23小時半。
- 最晚全年最後發出:1993年11月5日05:50至14:05,合共8小時15分鐘。唯一一次需於11月發出此警告。
- 發出最多次數的年份:1997年及2001年,各有8次。
- 發出最少次數的年份:2011年,沒有發出。
- 生效日數最多的年份:1995年,共有17日。
- 最高山泥傾瀉指數[11]:130,於2023年9月粵港澳暴雨錄得。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