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雄大空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雄大空襲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採取跳島戰略以減少傷亡加速挺進日本,美軍採取攻佔菲律賓群島沖繩島、跳過臺灣的方案,不登陸攻佔臺灣,而選擇轟炸空襲臺灣,根據美國第五航空隊《Fifth Air Force-Air War against Japan》記載,美軍總共在高雄投彈2559.2噸,為全台最大。

Thumb
1945年美軍所拍攝的空照圖,可見正受轟炸的今日鹽埕區一帶,以及高雄川(愛河)以東的零星炮火。

歷史

隨著高雄驛(高雄車站)東移新設,市區開始向東往前金大港埔一帶擴展。同時基於南進政策需要,日本人開始以高雄作為工業發展基地,許多先進工業均設於高雄,如日本鋁株式會社高雄工場、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等,更由於高雄港位於美軍轟炸機返回菲律賓的必經之路,因故折返或任務完成仍有餘彈時,往往回航經過高雄即投彈轟炸。然而二戰末期,在美軍軍機的密集空襲下,高雄港與市區受到了嚴重破壞,根據美軍第五航空隊資料顯示,投彈量前五個主要城市是高雄、臺南、基隆、新竹、臺中,最後才是臺北,依臺灣總督府統計1944年10月12日至1945年8月10日,空襲死亡5,582人、失蹤419人、重傷3,667人、輕傷5,093人,罹災277,383人,而高雄死亡1,662人,失蹤15人,重傷1,031人,輕傷1,385人,共計死傷4,093人。因臺北州涵蓋範圍以及人口較密集,次於高雄州,高於臺南州。若以房舍受損來看,全壞10,241棟、半壞17,972棟、全燒16,080棟、半燒1,047棟。臺南州的狀況比較嚴重、其次為高雄州、臺北州[1]


Remove ads

遭破壞建築物

Thumb
戰後,群眾在高雄川 (後改稱愛河) 旁觀看划龍舟比賽,後方為遭盟軍轟炸損毀的高雄州廳。
Remove ads

岡山大空襲

在台灣空戰期間,由於高雄岡山有日本海軍航空隊宿舍群、海軍61航空廠及海軍高雄飛行場等軍事設施,被美軍視為日本在本土之外重要的軍事設施,遭出動130 架次B-29轟炸機猛烈轟炸,約投下590噸炸彈,但當時日本政府並未公佈死傷人數。2014年10月12日,台灣民間團體在岡山長老教會舉行70週年紀念會[16][17]

使用航母與轟炸機

Remove ads

次數

  • 1944年10月12日:美軍派出130架B-29轟炸機,6日間對岡山機場海軍61航空廠投下859.75噸的炸彈。
  • 1944年10月16日:建築物由80棟,炸毀剩餘6棟。
  • 1945年1月15日:上午提康德羅加號航空母艦空襲了高雄及左營港,並擊沉了旗風號松號。低能見度使空襲成效欠佳。
  • 1945年1月21日:攻勢最為龐大,美國海軍動員3支分遣艦隊,以9艘航艦轟炸高雄。港口受到波及,榆林丸等船隻沉沒[18]
  • 1945年2月27日:目標高雄港。
  • 1945年5月30日:出動115架B-24,目標為高雄州廳,在高雄市區投下260磅破片殺傷彈。但其中一架美軍第43轟炸大隊編號853的B-24轟炸機,因發動機故障無法抵達高雄市區,只好在恆春投彈,機員James Rodella留下日記。而此日隔天,為台北大空襲

相關作品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