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峯風級驅逐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峯風級驅逐艦
Remove ads

峯風級驅逐艦日文:峯風型駆逐艦/みねかぜがたくちくかん,英文:Minekaze class destroyer),為日本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八四艦隊、八六艦隊建軍計畫下製造的大型驅逐艦,共建成15艘,1920年至1922年間服役。峯風級在13號艦以後有修改艦載武裝,官方文書上沒有區別,但另有稱改峯風級野風級,最後一艘除役的時間為1947年。

快速預覽 峯風級驅逐艦 峯風型駆逐艦, 概況 ...
Remove ads

設計

峯風型驅逐艦是日本海軍根據1917年的八四艦隊計畫,與1918年的八六艦隊計畫所設計,並建造的大型驅逐艦。總共建造15艘,其中9艘是1917會計年度撥款,另外6艘則是1918會計年度撥款建造的。由於此型驅逐艦是為了伴隨天城型戰鬥巡洋艦的作戰,因此峯風型的航速可以達到39節,其四號艦島風號還曾創下40.7節的紀錄,成為當時日本海軍的航速紀錄 [1]。峯風型也是第一種把艦橋建在第二層甲板的驅逐艦,其目的是為了避免海浪直接衝擊艦橋,提高了艦隻的耐波性,這與當時德國海軍魚雷艇的配置類似。這種構型後來也用在後繼的神風型與睦月型上。

Thumb
野風號驅逐艦,其第3與第4砲座為背對背放置

峯風型原本使用的是英製的渦輪主機,但由於服役之後故障頻傳,因此日本才決定自行開發艦本式渦輪主機。此外,在前12艘峯風型的武裝配置中,第3與第4砲座中間裝設了第2與第3魚雷座,但因為這種配置會造成火砲指揮與再裝填的不便,因此從第13艘神風號之後,第2砲座後即連續裝設第2與第3魚雷座,然後第3與第4砲座背對背放置在最後。共有3艘峯風型驅逐艦使用這種配置,這3艘也被非正式的稱為野風型或峯風改型。之後的神風型與睦月型也使用類似的武裝配置。

峯風型驅逐艦與後繼的神風型與睦月型,構成了日本海軍從20到30年代的驅逐艦隊主力。雖然其性能尚佳,也適於遠洋作戰之用,但續航力太短,其使用頗為受限。因此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這批驅逐艦大部份用在第二線,如船團護航,訓練任務中的救難任務,或變更艦種。

1940年時,島風號與灘風號改籍為哨戒艇,1942年矢風號被改為靶艦。日本投降時,本型艦還有澤風號日語沢風 (駆逐艦)汐風號日語汐風 (駆逐艦)夕風號日語夕風 (駆逐艦)波風號等4艘尚存。

Remove ads

釣蜻蜓任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峯風級已屬老舊艦種,但仍有少量服役於第一線。那就是第3驅逐隊所屬的潮風號與帆風號,以及第34驅逐隊所屬的羽風號、秋風號、與太刀風號;這兩支驅逐隊在1940年到1941年間編入第一航空艦隊,負責在艦載機出事時擔任人員搜救、機體回收業務。該項任務被稱為釣蜻蜓 [2],釣蜻蜓的艦艇會比現役艦又撤除更多的艦載武裝,不過1942年後就不再隨艦隊擔任此項任務。

武裝配置

峯風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已退下第一線任務,故在固定武裝上有因應更換任務需求而調整,且適時增加對空火器強化防禦;在戰爭中主要的改型有下列幾種:

回天搭載艦
1944年時,汐風號與波風號被改裝為回天自殺魚雷的搭載艦,武裝實施改造:
  • 除第1砲座外,拆除其它主砲、魚雷發射器
  • 增裝8門13公釐機槍、雙聯裝25公釐機砲6座
  • 在艦尾加裝投放回天自殺魚雷的滑軌,每艘船可搭載4枚回天

波風號是因為受損而接受回天改造,維修時1號鍋爐沒有修理直接拆除,因此只剩29,000匹軸馬力輸出,極速29.5節。

反潛學校練習艦
澤風號於1944年改裝為反潛學校練習艦,武裝重新變更:
  • 拆除第4砲座外的主炮、魚雷發射器
  • 加裝16門25公釐機砲
  • 深水炸彈36枚
  • 於1號砲座裝備1具150公釐9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
驅逐艦任務的武裝配置
夕風號是唯一一艘以驅逐艦身份存活到戰後的峯風型驅逐艦,戰爭結束時的艦上武裝為:
  • 2門120公釐砲(第1與第3號砲座)
  • 1具530公釐雙聯裝魚雷發射器
  • 12門25公釐機砲
  • 深水炸彈36枚

同級艦

更多資訊 艦名, 造船廠 ...
Remove ads

註解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