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崇文書院 (浙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歷史
崇文書院原在蘇堤跨虹橋西,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巡鹽御史葉永盛集鹽商子弟在船上進行授課,稱為「舫課」,課後,學生各自划船至僻靜處溫習,傍晚擊鉦號召學生回舫上交作業,學生所作的文章被稱為「舫散」[1]。後在西湖畔建西湖書院,院址位於今竹素園南門[1]。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歙縣諸生汪秦鎦倡修書院,並撰寫《修崇文書院記》[2]。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臨幸時御題「崇文」二字,因此改名崇文書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鹽道張若震重修。咸豐十一年(1861年)毀於戰火,同治四年(1865年),布政使蔣益禮重建書院[3]。
光緒末,書院遷至佑聖觀路原錢塘學堂舊址。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為錢塘高等小學堂[3]。辛亥革命後改名杭縣縣立國民中心小學,後改名佑聖觀路小學,現為杭州市勝利小學。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