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巧塔吉臥佛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巧塔吉臥佛寺map
Remove ads

16.811623°N 96.163764°E / 16.811623; 96.163764

Thumb
巧塔吉臥佛
快速預覽 外部影片連結 ...

巧塔吉臥佛寺緬甸語ခြောက်ထပ်ကြီးဘုရားကြီး羅馬化:Chauk Htat Gyi Pagoda,英語:Chaukhtatgyi Buddha Temple)裡供奉的巧塔吉臥佛,也稱為六層高佛像,是緬甸最大的臥佛像。巧塔吉臥佛寺位於緬甸仰光省仰光市巴漢鎮區瑞貢丹路,是該鎮區最著名的佛寺[1]

Thumb
巧塔吉臥佛寺的正門
Thumb
1900年的露天半臥式舊佛像
Thumb
環巧塔吉臥佛寺的創建人和捐助者寶塔爵士

興建歷史

巧塔吉臥佛寺於1899年由緬甸佛教徒寶塔爵士捐資興建,最初的佛像是1900年造的戶外的大型半臥式臥佛像,由一家建築公司承製。現在的佛像於1958年重新打造,為全臥姿以手枕頭的臥佛像[1]

巧塔吉新的臥佛像是委託土瓦十多位杰出的佛像工匠來承製,工匠在製作佛像前先齋戒十日,偋除心中的雜念後,全心投入佛像塑造[2]。新佛像最大的挑戰就是塑造出栩栩如生的眼神,寺方要求佛像的眼珠必須是玻璃製的,而且是尺寸1.77米x 0.58米的大玻璃珠。為此,承製工匠問遍了所有日本德國玻璃工廠,都沒有辦法製作那麼大顆的玻璃球。在寺廟住持的堅持下,緬甸的納加玻璃工廠才同意承製,僅管如此,工廠動員所有工人來製作仍然失敗了5次之多,失敗率非常的高,大型玻璃眼珠最終於1973年的5月16日完成製造[1]

完成的玻璃眼珠以金色的禮儀車裝載,運到巧塔吉臥佛寺,沿途有成千上萬的人夾道恭迎,由國家廣播公司拍攝安置佛眼的儀式。佛眼安上了手工玻璃眼珠和睫毛後,由一位中國畫家上彩點睛,使佛像的眼神更加柔和慈祥,栩栩有神。

新完工的巧塔吉臥佛全長66.95米、高17.36米,為佛陀涅槃前說法的右脇吉祥臥姿,佛足底部的千輻輪相[註 1]刻有108格圖騰,呈現眾生流轉三界[註 2]輪迴世界;其中有59格是代表無情世界的符號,有21格是代表有情世界的符號,有28格是天人世界的符號,這些刻在佛足底下的符號,象徵佛陀已超脫三界生死輪迴的束敷,達到究竟圓滿解脫的覺悟境界[1][6]

Thumb
巧塔吉臥佛足底刻有108幅三界輪迴圖
Remove ads

供奉佛像

參見

注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