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巨型伽馬射線暴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巨型伽马射线暴环
Remove ads

巨型伽馬射線暴環(英語:Giant GRB Ring)是一個由9個伽馬射線暴組成的環,可能組成了已知的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1]。2015年7月,由L.G. Balazs領導的一個以匈牙利和美國的天文學家所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分析來自不同伽馬射線和X射線望遠鏡的數據時發現了它[2],特別是尼爾·格雷爾斯雨燕天文台號宇宙飛船[2]

快速預覽 巨型伽馬射線暴環 Giant GRB Ring, 觀測數據(曆元J2000) ...

伽馬射線暴環距離地球約2.8吉秒差距(91億光年) ,紅移z在0.78到0.86之間,直徑約1.72吉秒差距(56億光年) [2],使其成為已知的最大宇宙結構之一[3]

Remove ads

發現

通常,伽馬射線暴在宇宙中的分布出現在小於2σ分布的集合中,或者在點-半徑系統的平均數據中少於兩個伽馬射線暴。因此,考慮到公認的理論模型,這樣的濃度似乎是極不可能的。提議包括一個巨大的超星繫結構的存在。這將是一個極其巨大的宇宙結構,平均大小約為56億光年。這樣的超星系團可以解釋伽馬射線暴的顯著分布,因為它與恆星的形成有關。如果這種結構確實存在,它將是可觀測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4]

2015年7月初,在發現了武仙-北冕座長城後,I. Horvath、 J. Hakkila 和 Z. Bagoly 等人對遙遠宇宙中的伽馬射線暴的空間分布作出了更進一步的詳細分析。而通過超過15年的來自雨燕衛星和其他地面望遠鏡的數據,他們評估了這些數據,察看是否可以使用與 GRB 相關的方法觀測更多的結構。他們注意到在 z = 0.78-0.86範圍內有一個明顯的伽馬射線暴集群,其中9個伽馬射線暴集中在天空43乘以30度的區域[5]。通過進一步的測試和分析,他們發現樣本的濃度高於預期的正常水平,表明在附近有一個巨大的星繫結構[2]

Remove ads

質疑

Balazs, L.G等人估計偶然發現與巨型伽馬射線暴環相當的伽馬射線爆簇的概率僅為0.05%,然而Hirokazu Fujii統計推理中有幾個缺陷。在修正這些缺陷後,上述概率變為5-20% ,大大高於原來的估計。此外,當使用最新的已經測量過紅移的伽馬射線暴數據彙編時,這種可能性甚至更高,達到60-90%。這可能表示巨型伽馬射線暴環可能根本不存在[6]。BigThink作者Ethan Siegel也認為僅憑X射線觀測與伽瑪射線暴的觀測結果不足以支持一個巨大的宇宙大尺度結構,應當使用更廣泛的波段觀測。而它們只不過是我們已經繪製出來的、僅僅通過想像連接起來的不相關點[7]

特徵

作者列出了環中9個伽馬射線暴的以下特徵(l和b是標準的銀道坐標系)。

更多資訊 GRB ID, 紅移 ...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