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提特蘭鷿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巨鸊鷉
Remove ads

阿提特蘭鷿鷈Podilymbus gigas),又名巨鷿鷈,是瓜地馬拉阿蒂特蘭湖特有及已滅絕鸊鷉,生活在海拔1700米的地方。美國生態學家安妮·拉巴史迪理用了25年時間來觀察阿提特蘭鷿鷈,對其滅絕有詳細的資料。[2]

快速預覽 巨鸊鷉,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描述

阿提特蘭鷿鷈長46-50厘米。叫聲及外觀很像斑嘴巨鸊鷉。毛色主要呈深褐色,兩側有白色的斑點。腹部呈深灰色,也有白色的斑點。頭部差不多全黑,頸部春天時有深褐色的斑點,但在冬天時則有白色的斑點。腳呈石板灰色。喙中央有一條闊的黑斑紋,春天時呈白色,而在其他季節則呈褐色。瞳孔呈褐色。雙翼細小但不懂飛行。

繁殖

阿提特蘭鷿鷈每胎產4-5顆蛋,父母均會孵化及哺育雛鳥。

滅絕

阿提特蘭鷿鷈的衰落始於1958年,於1960年小口黑鱸大口黑鱸入侵阿蒂特蘭湖後情況更明顯。這些入侵物種令阿提特蘭鷿鷈的食物:及其他魚類的數量減少,甚至殺死雛生的阿提特蘭鷿鷈。阿提特蘭鷿鷈的數量由1960年的200隻降至1965年的80隻。在拉巴史迪理的努力下,牠們的數量曾一度回升,於1973年就有210隻。[2]但是1976年瓜地馬拉地震令湖床斷裂,湖水表面下降,引致牠們的數量再一次下滑。於1983年就只餘下32隻,大部份甚至是斑嘴巨鸊鷉的混種。於1989年觀察到最後兩隻阿提特蘭鷿鷈,往後就未曾見到牠們,並確認為已滅絕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