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N)
巴基斯坦政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N)(烏爾都語:(پاکستان مسلم لیگ (ن),中文通譯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是巴基斯坦的一個中間偏右政黨,總部位於伊斯蘭瑪巴德,現任領導人為夏巴茲·謝里夫。
穆盟-謝派於1993年從穆斯林聯盟分裂而成立,但仍是穆斯林聯盟的主體部分[1]。該黨的票源集中於旁遮普省。長期由謝里夫家族把持。
該黨是現任的執政黨,也曾於1990-1993年、1997-1999年、以及2013-2018年執政。
Remove ads
沿革
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的前身是全印穆斯林聯盟,這個聯盟在1906年建立。1920年真納當選為該聯盟主席。1940年3月在拉合爾聯盟代表大會上,真納提出印度穆斯林應建立一個分治的伊斯蘭國家的主張。
1947年在英國的影響下,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建國後,聯盟分裂,其中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取得了執政權。1962年由阿尤布·汗主持聯盟工作。此後,該聯盟再度分裂為大會派穆斯林聯盟和理事會派穆斯林聯盟。大會派穆斯林聯盟於1969年又分出加堯姆派穆斯林聯盟。大會派穆斯林聯盟主席是前總統阿尤布·汗,主要領導成員是中央政府各部部長。1964年提出建國「十四點綱領」,內容包括執行1962年憲法,維護國家統一,發展重工業,鼓勵私營企業,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加強同伊斯蘭國家的聯繫等。1969年3月法茲魯爾,卡德爾,喬德里接任聯盟主席。
1970年在議會選舉中聯盟只得兩個席位,獨立以來首次成為在野黨。1971年該聯盟參加國會反對黨聯盟即統一聯盟黨,反對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領導的巴基斯坦人民黨。1973年3月參加統一民主陣線。理事會派穆斯林聯盟於1962年10月成立,得到了真納妹妹法蒂瑪·真納的支持,成員多為著名政治活動家和學者,第一任主席是巴基斯坦前總督、總理卡沃傑·拉希姆,他在1971年11月參加國會反對黨聯盟統一聯盟黨,批評巴基斯坦人民黨的左翼政策。
加堯姆派穆斯林聯盟又稱真納穆斯林聯盟、全巴穆斯林聯盟,於1969年3月成立。1970年8月通過聯盟章程,主張加強中央集權,消滅貧困,實行合理的農業稅收,基本工業歸國有。在1970年大選中,在國會贏得10個席位。支持葉海亞·汗對東巴採取的行動,支持布托政府,與人民黨積極合作,曾組成西北邊境省聯合政府。1985年,前總理居內久重新組建穆斯林聯盟,並任主席。主張建立伊斯蘭民主政治體制。後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又分裂成兩大派,分別是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領袖派)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但謝里夫派仍是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的主體,屬於較溫和的一翼。
Remove ads
現狀
1990年的議會選舉中,穆盟(謝里夫派)取得微弱優勢,納瓦茲·謝里夫首次出任總理。
1993年的議會選舉中,穆盟(謝里夫派)成為巴第二大黨、最大反對黨。
1997年2月的議會選舉,該黨贏得了國民議會三分之二多數議席,組建政府,納瓦茲·謝里夫第二次出任總理。
1999年10月12日,時任陸軍參謀長的佩爾韋茲·穆沙拉夫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謝里夫政府,謝里夫被捕並被判刑,其弟及夫人庫爾蘇姆代理黨務。
2000年11月,以舒賈特·海珊為首的部分穆盟領導人反對加入國家民主聯盟同人民黨合作,與庫爾蘇姆等領導人產生分歧,他們另行組成穆盟(哈基基派)。同年12月10日,謝里夫流亡沙烏地阿拉伯。
2007年11月,謝里夫返回巴基斯坦後,繼續任該黨領導人、反對派領袖。
2008年的議會選舉中,穆盟(謝里夫派)成為巴基斯坦第二大黨,取得90席,最大反對黨。
2013年的議會選舉中,穆盟(謝里夫派)成為巴基斯坦第一大黨,取得166席,贏得壓倒性勝利,再度執政組建政府,謝里夫第三次出任總理,至2018年大選失利後下野。
到2022年,伊姆蘭·汗的聯合政府因為有成員倒戈而落台,夏巴茲·謝里夫獲得國會推舉成為新一任總理,代表穆斯林聯盟重回執政。
Remove ads
歷任主席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