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德夏希清真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德夏希清真寺map
Remove ads

巴德夏希清真寺旁遮普語بادشاہی مسیت羅馬化:Bādśā』ī Masīt烏爾都語بادشاہی مسجد羅馬化:Bādśāhī Masjid),又譯為皇帝清真寺皇家清真寺巴基斯坦清真寺,位於拉合爾,是一座蒙兀兒帝國時代的賈瑪清真寺[1][2],為蒙兀兒皇帝奧朗則布時期興建,竣工於1673年。坐落於拉合爾堡西側,正對拉合爾堡的阿拉姆吉爾門,是拉合爾乃至巴基斯坦的地標建築[3]

快速預覽 巴德夏希清真寺, 基本資訊 ...

巴德夏希清真寺由拱門、廣場、禮拜殿三部分組成,主體建築為禮拜殿,殿頂有三個大理石圓頂,圍牆四周有四座高69米的宣禮塔。在蒙兀兒時代,為南亞最大的清真寺,如今也是巴基斯坦第三大清真寺。其精緻的紅砂岩磚雕和大理石鑲嵌為一大特色,是蒙兀兒建築的典範之作[4]

Remove ads

歷史

巴德夏希清真寺是蒙兀兒帝國第六位皇帝奧朗則布下令修建,於1671年動工,由拉合爾總督、奧朗則布的養兄菲達伊·汗·科卡英語Fidai Khan Koka主持監督[5],1673年完工[6]。奧朗則布和蒙兀兒諸位先帝不同,並不甚熱衷於藝術和建築,而是更關注征服擴張、開疆擴土[7],他率軍在南印度連年征戰,特別是同馬拉塔帝國希瓦吉等激戰不休,巴德夏希清真寺就是為了紀念其征戰事跡而建的[4]。清真寺就選址在拉合爾堡阿拉姆吉爾門對面,地位尤其重要,阿拉姆吉爾門亦是在清真寺動工同期修建[6]

Thumb
巴德夏希清真寺,攝於1870年,正值錫克人統治時期
Thumb
巴德夏希清真寺在開齋節期間人潮如織

1799年7月7日,錫克人首領蘭季德·辛格率軍征服拉合爾[8],隨後主持修繕巴德夏希清真寺[9]。1818年,蘭季德·辛格在清真寺前的哈祖里園英語Hazuri Bagh修建了一座精美的大理石亭哈祖里園亭英語Hazuri Bagh Baradari[10],用於接見臣民賓客[11],其原料據推測是從拉合爾的其他紀念建築拆卸下來的[12]。1839年,蘭季德·辛格駕崩,其長子哈拉克·辛格英語Kharak Singh即位,並下令在清真寺旁修建蘭季德·辛格三摩地,作為其父王的陵墓。

1841年,第一次英國錫克戰爭期間,蘭季德·辛格的次子舍爾·辛格英語Sher Singh發動內亂,企圖推翻當時的攝政、哈拉克·辛格的王后錢德·考爾英語Chand Kaur。舍爾·辛格在清真寺宣禮塔上架設火炮向拉合爾堡內射擊,並炸毀了王城內的覲見大廳,不過後來在英國殖民時期重建。舍爾·辛格所率軍隊中的一位法國騎兵軍官亨利·德拉魯舍(Henri de La Rouche)還在清真寺下向拉合爾堡方向開挖地道,貯藏火藥[13][14]

1849年,英軍進占拉合爾,巴德夏希清真寺和拉合爾堡成為英軍駐地。當地穆斯林群體對於英軍霸占清真寺作為營地感到非常不滿,英國人遂於1852年成立巴德夏希清真寺管理局(Badshahi Mosque Authority),主持修繕清真寺建築,以為重新開放禮拜做準備。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結束後,為避免當地人密謀反英,英國人特將清真寺圍牆內的80間密室拆除,改建為開放式的拱廊,稱為達蘭(dalans)[15]。1864年至1869年,印度總督約翰·勞倫斯英語John Lawrence, 1st Baron Lawrence在位期間,巴德夏希清真寺正式復原為宗教場所,重新開放[16]

1919年4月發生阿姆利則慘案,錫克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齊聚在寺前的庭園示威,總人數估計有2.5萬至3.5萬,示威領袖之一哈利法·舒賈烏丁(Khalifa Shuja-ud-Din)在現場朗讀了聖雄甘地的演講詞[17][18]

1939年起,旁遮普省總理西坎達爾·哈亞特·汗英語Sikandar Hayat Khan為修繕巴德夏希清真寺展開籌款[19],因其重大貢獻,他去世後就安葬在清真寺前的哈祖爾園內[1]。修繕工程從1939年一直持續到巴基斯坦建國之後的1960年,總耗資達480萬盧比[1]

1974年2月22日,第二屆伊斯蘭峰會英語Islamic Summit在拉合爾召開,39名穆斯林國家領袖在巴德夏希清真寺主麻聚禮,其中有巴基斯坦總統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費薩爾、利比亞領袖穆阿邁爾·卡扎菲、巴勒斯坦領袖亞西爾·阿拉法特、科威特埃米爾薩巴赫等。

1993年,巴德夏希清真寺正式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20]。2000年,禮拜殿牆壁的鑲嵌大理石完成修復。2008年,清真寺庭園的紅砂岩地磚集中更換,新的砂岩磚片亦皆是來自蒙兀兒時代地磚的原產地拉賈斯坦邦齋浦爾地區[21][22]

Remove ads

建築

拉合爾作為南亞通往波斯的門戶,其建築都有較濃厚的波斯風格。在巴德夏希清真寺興建之前,瓦齊爾汗清真寺等更早的建築都應用有較多波斯工藝,如卡尚式的磚藝(kashi kari)等,而巴德夏希清真寺則有所不同,使用紅砂岩和大理石鑲嵌工藝[23]。其風格同沙賈漢德里修建的賈瑪清真寺類似,不過規模更為宏大[24]

拱門

巴德夏希清真寺的入口是一座兩層高的拱門,由紅色砂岩打造,立面有白色鑲邊和雕刻輪廓,裝飾精緻[20],修有巨大的鐘乳石檐口

拱門穹頂上以大理石鑲嵌工藝寫有清真寺的正式全名:阿布爾·扎法爾·穆希烏丁·穆罕默德·阿拉姆吉爾·巴德沙·加齊清真寺(Masjid Abul Zafar Muhy-ud-Din Mohammad Alamgir Badshah Ghazi)[25]。拱門朝東,正對拉合爾堡的阿拉姆吉爾門。下修底座,設二十二層階梯[26]。內有數間房間不對公眾開放。

庭園

自拱門進入即是一座廣闊的庭園,占地面積達276,000平方英尺(25,600平方公尺),地面鋪紅砂岩磚。這裡也是清真寺的伊德加英語Idgah (place),亦即節禮場所,在開齋節古爾邦節期間,可容納10萬人同時禮拜[26]

禮拜殿

禮拜殿以紅砂岩打造,鑲嵌以大理石[20],殿中央有拱形壁龕,周圍有五個小壁龕,大小約為其三分之一。大殿有三個大理石圓頂,居中者為最大[25]

禮拜殿的內外部都以大理石鑲嵌裝飾,為蒙兀兒藝術常見的花草圖案,是蒙兀兒建築裝飾藝術的典範之作[20]。禮拜殿可容納1萬人同時禮拜,兩側設房間用於學術教育[27]

宣禮塔

清真寺四角修有宣禮塔,為八角形尖塔,高69米,分為三層。塔尖修有大理石穹頂。禮拜殿四角修有四座較小的宣禮塔[20]

圖冊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