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扯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扯縣(越南語:Huyện Ba Chẽ/縣𠀧扯[1])是越南廣寧省下轄的一個縣,地處山區巴扯江兩岸,主要民族有瑤族、岱依族、山澤族、京族等。其中瑤族人最多。
地理
歷史
阮朝時,巴扯縣為廣安省橫蒲縣和先安州轄地。法屬時期,殖民政府設置巴扯庯幫佐,先後劃歸橫蒲州和錦普州管轄。
1948年3月25日,北越政府改州為縣[2],海芝州改為海芝縣。
1951年,海芝縣與定立縣合併為定海縣。
1954年,定海縣分設為定立縣和巴扯縣[3]。
1963年10月30日,海寧省和鴻廣區合併為廣寧省[4],巴扯縣隨之劃歸廣寧省管轄。
1977年2月3日,南山社析置巴扯市鎮[5]。
1984年3月6日,清林社析置清山社[6]。
2024年9月28日,越南國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決議,自2024年11月1日起,鳴琴社和涼蒙社合併為涼鳴社。[7]
行政區劃
巴扯縣下轄1市鎮6社[8],縣蒞巴扯市鎮。
- 巴扯市鎮(Thị trấn Ba Chẽ)
- 踏青社(Xã Đạp Thanh)
- 屯度社(Xã Đồn Đạc)
- 涼蒙社(Xã Lương Minh)
- 南山社(Xã Nam Sơn)
- 清林社(Xã Thanh Lâm)
- 清山社(Xã Thanh Sơn)
交通
巴扯縣交通不發達,沒有出海口,只有省道330一條重要公路貫穿本縣至北江省。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