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霸格288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霸格288(Bagger 288),或稱為MAN TAKRAF RB288[2],是一台巨型斗輪挖掘機及移動式露天採礦機,由德國克虜伯公司為能源與採礦企業蒂森克虜伯建造。
霸格288於1978年建造完成,以13,500噸的重量超越了大馬斯基,成為當時世界最重的陸上載具。[3]該機器的設計和製造歷時五年,隨後又耗費五年進行組裝,總成本約為一億美元。[4]1995年,霸格293以14,200噸的重量取代其成為最重陸上載具。不過,世界最大自走式陸上載具為中國徐工集團製造的XGC88000履帶起重機,而物理尺寸最大的陸上載具則為F60覆土輸送橋。
霸格288的操作效率極高,僅需五名操作人員即可完成全部作業[1]。雖然霸格288與霸格293被認為是「姊妹機型」,但目前尚不清楚霸格288是否如霸格293般被歸類為TAKRAF的SRs 8000型。[5]
Remove ads
概要
霸格288專為德國漢巴赫露天煤礦的覆土清除任務設計,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鏟輪挖掘機之一。這台巨型機器每天可挖掘24萬噸煤炭或24萬立方米的覆土[6][7],相當於一天內將一個足球場挖至30公尺深。其每日產出的煤炭可裝滿2400節煤車,該挖掘機全長220公尺(721英尺),高度96公尺(315英尺),規模略小於霸格293。考慮到長時間操作的需求,機體內部配備有獨立的衛浴與廚房設施。[8]
運行霸格288需外部提供16.56兆瓦的電力,行駛速度介於每分鐘2至10米(每小時0.1至0.6公里)。[9]主結構由寬46米(151英尺)的底盤支撐,底盤設有三排共十二組履帶,每組履帶寬3.8米(12英尺)。由於履帶的接地面積大,霸格288的地面壓力僅為1.71巴(24.8 psi),能輕鬆穿越碎石、泥土和草地,且幾乎不留下痕跡。其最小轉彎半徑為50米,最大爬坡角度達5度(1:18斜率)。鏟輪直徑為21.6米(70英尺10英寸),裝有18個鏟斗,每個鏟斗的容量為6.6立方米(約8.6立方碼)。
2001年,霸格288完成漢巴赫礦區的煤層暴露工作後,遷移至加茲威樂礦區。這段22公里(14英里)的搬遷路線橫跨德國多項基礎設施,包括61號高速公路、埃爾夫特河、鐵路線及多條公路。整個遷移耗時三週,動員70名工人,成本近1500萬德國馬克。為讓霸格288順利通過河流,施工團隊在河床放置大型鋼管以引導水流,並鋪設岩石與碎石打造平坦路面。同時,為減少對植被的影響,還特意播撒草種以恢復受損地區。儘管整機搬運成本昂貴,但相較於拆解後運送,再在目的地重新組裝的方案,所需費用仍是較低。
霸格288雖屬德國鏟輪挖掘機的經典系列,其技術傳承可追溯至1958年的霸格281。此後,該系列機型相繼推出1975年的霸格285、1976年的霸格287,以及1995年的霸格293等。[9]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圖庫
-
霸格288近景
-
位於加茲威樂礦區的288及相關挖土機,攝於2005年
另見
- 最大機器列表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