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赫姆特
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巴赫穆特区的行政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赫姆特(烏克蘭語:Бахмут,羅馬化:Bakhmut,發音:[bɐxˈmut])是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巴赫姆特區巴赫姆特市鎮內的城市,為該區及該市鎮的行政中心(該市在2020年7月18日前為該州的州轄市,並不在該區的管轄範圍內)。該市位於巴赫姆特卡河畔,距離首府頓內茨克89公里,始建於1571年,面積41.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00米,2022年人口數量為71,094人[4]。該市是烏克蘭的鹽業中心,同時也是頓內茨克州的鐵路樞紐之一。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俄烏雙方在此地展開激烈爭奪戰,最後由俄軍奪取。目前此地幾乎全部建築都被夷爲平地,平民無法居住。
此條目缺少有關1940至2010年代歷史的資訊。 (2024年12月25日) |
Remove ads
城市名稱
該市成立於1571年,最初得名於附近的巴赫姆特卡河。它是一個堡壘和鹽生產中心,該市附近就是歐洲最大的鹽礦[5]。
1924年9月13日,該地被蘇聯改稱阿爾喬莫夫斯克(俄語:Артёмовск,羅馬化:Artyomovsk)以紀念別名為「阿爾喬姆同志」的費奧多爾·謝爾蓋耶夫[6]。蘇聯解體後,這一名稱一度被沿用,但在2014年頓巴斯戰爭後,烏克蘭政府於2016年2月4日根據去共化法律決定恢復該市的原名[7][8]。2023年俄羅斯攻占此地後,事實上恢復了阿爾喬莫夫斯克的名稱[9][可疑]。
歷史
在該地,曾分別於1930年代和1955年在雪花石膏採石場地區和卡爾·李卜克內西托夫斯克[10](俄語:Карло-Либкнехтовск,羅馬化:Karlo-Libknekhtovsk,索萊達爾的舊稱)定居點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猛獁象骸骨[11]。[查證請求]
它建於1571年。當時,俄羅斯沙皇伊凡雷帝為了擊退克里米亞韃靼人並保護俄羅斯國家南部邊境,下令沿著艾達爾河和北頓內茨河建立邊境部隊,在此地設立了巴赫姆特瞭望所。1701年,彼得一世下令在巴赫姆特建造堡壘,並將其更名為要塞。
該市的採鹽業自1715年開始發展[12]。1748年,建立了旨在保護鹽礦的哥薩克騎兵團。但至18世紀末,該市的採鹽業開始衰落。
自1870年代以來,耐火粘土和石膏礦床開始在該市附近開發。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時期
1917年左右,許多不同的烏克蘭民族團體在巴赫姆特活動,主要從事烏克蘭戲劇的發行。1914年在巴赫姆特地區開設「Prosvita」(教育協會)的嘗試遭到了沙皇官員的強烈抵制。 1917年11月7日,當烏克蘭中央拉達宣布成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時,在巴赫姆特地區地方自治機關(現為烏克蘭人民大學學院大樓)和各基礎設施上首次升起了黃藍色的烏克蘭國旗。在巴赫姆特本身和周邊村莊,建立了烏克蘭文化啓蒙協會(Prosvita)的分支機構以及烏克蘭政黨的分支機構。自1917年夏天以來,「自由哥薩克」的政權已經組織起來。然而,1917年12月,在盧甘斯克布爾什維克起義期間,布爾什維克在巴赫姆特掌權,並於1918年2月宣布成立頓內茨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
1918年4月26日,在沃洛迪米爾·西克維奇上校的指揮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軍隊札波羅熱獨立師的斯拉夫集團部隊占領了巴赫姆特。但隨後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被德國軍隊下令解散,德國軍隊與其扶持的烏克蘭國軍隊進駐了巴赫姆特。在很短的時間內,直到1918年秋天,由Ataman Volokh[譯名請求]領導的第3Haydamat[譯名請求]團駐紮在這裡[13]。1918年10月,不滿帕夫洛·斯科羅帕茨基統治的居民發起了起義,成為頓巴斯地區唯一已知的支持西蒙·彼得留拉政府的起義。隨後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德軍撤離該地。同年12月,該地被蘇聯紅軍攻占。
Remove ads
1930—1932年,該地舉行了對被指控為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教師的審判。布爾什維克逮捕並槍殺了所有烏克蘭解放鬥爭活動家。1930年代中期,全市圖書館70%的藏書被燒毀(當中大多為烏克蘭語書籍)[14]。
巴赫姆特市曾在2014年開始的頓巴斯戰爭中受到巨大破壞。2014年4月12日,俄軍和頓巴斯親俄武裝在此地宣布「獨立」並尋求「入俄」[18][19],又破壞了5月25日的總統選舉[20]。親俄武裝從4月24日起開始攻擊該地的第1282裝甲武器裝備供應中心,企圖搶奪武器裝備[21][22][23][24][25],還在該地襲擊平民。在6月27日,親俄武裝襲擊了一輛載有平民的公共汽車[26]。
俄國在此期間向該地的親俄武裝供應了包括RPO-A大黃蜂火箭筒在內的武器。7月6日,烏克蘭武裝部隊和烏克蘭國民警衛隊將該地從親俄武裝手中收復。
- 自親俄武裝繳獲的RPO-A「大黃蜂」火箭筒
-
2014年6月。
-
標記
-
標記
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此城爆發了巴赫姆特戰役,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持續時間較久的戰役,同時也是戰爭中受創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城市各處滿目瘡痍[27]。2023年5月21日,該市所有重要地區已被俄羅斯佔領[28],但城外的戰鬥仍在持續進行[9]。
2024年4月17日,俄羅斯媒體AIF.ru記者探訪此地沒有發現平民存在的跡象。目前此地仍屬於交戰區域,平民仍不能留在這座城市。[29]
經濟
當地經濟產業主要是岩鹽的提取、生產建築材料、機械工程、輕工業、食品工業。
人口
在2001年烏克蘭人口普查中,該地主要人口族群有:
氣候
友好城市
圖集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