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拉格漢學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拉格漢學派(Prague School of Sinology)[1],或稱布拉格漢學學派,是一個圍繞普實克發展起來的捷克斯洛伐克漢學家群體,代表人物有普實克、羅然、高利克等。
歷史
19世紀,捷克漢學鼻祖魯道夫·德沃夏克譯介了《論語》和《老子》。進入20世紀,在普實克的引領下,形成了布拉格漢學派。[2]20世紀60年代,普實克在哈佛大學擔任訪問教授,與費正清建立了友誼,並成為李歐梵的老師。費正清逝世前,把他的所有中文藏書捐獻給哈佛大學圖書館,所有英文藏書則捐給捷克社會科學院東方學院的費正清圖書館。[2]布拉格漢學派成為西方有關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先鋒,湧現了貝爾塔、丹娜、米列娜、王和達、史羅甫、高利克等一批漢學家。[3]二十世紀下半葉,隨著捷克斯洛伐克漢學得到國際認可,自1970年代末起開始被稱為「布拉格漢學派」。[4]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