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拉邦人之歌
比利时王国的国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拉邦人之歌》(法語:La Brabançonne)是比利時的國歌,有比利時三種官方語言的版本,即法語、荷蘭語和德語。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8年6月20日) |
歷史
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將比利時劃歸荷蘭,歸於荷蘭國王兼盧森堡大公的奧蘭治家族威廉一世治下。1830年8月25日,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比利時發生了布魯塞爾起義,當時來自巴黎的詩人亞歷山大·德謝在金鷹咖啡館的依次聚會上寫下這首詩,並署筆名熱納瓦爾(Jenneval)。當時布魯塞爾屬於布拉邦省,因而這首詩也題為《布拉邦人之歌》。後來作曲家弗朗索瓦·范坎彭豪特為詩譜曲。而在9月27日布魯塞爾巷戰中,比利時人取得決定性勝利後,熱納瓦爾也將詞中原來的一句「如果荷蘭允許比利時的自由樹結出自由果,比利時人願意效忠荷蘭」改為「打下自由樹上的黃橙」(黃橙音為奧蘭治);不久,他在安特衛普的巷戰中犧牲。
1830年底,比利時獨立,這首歌成為了國歌,比利時人還建立起布拉邦人之歌紀念碑,將歌詞刻在碑上。
1860年,比利時正式確定國歌地位,首相羅日耶親自將歌詞中攻擊奧蘭治親王的部分改掉。
歌詞



Dignes enfants de la Belgique |
|
Aux cris de meurtre et de pillage, |
致殺人犯及劫犯們, |
Et toi, dans qui ton peuple espère, |
還有你,被你的人民寄託希望的你, |
Mais malheur, si, de l'arbitraire |
但可悲的是,如果你故意 |
Remove ads
Qui l'aurait cru ? ...de l'arbitraire |
有誰相信過?……故意的 |
Trop généreuse en sa colère, |
在她的憤怒中過於慷慨, |
Fiers brabançons, peuples de braves, |
噢,驕傲勇敢的布拉邦人, |
Et vous, objets de nobles larmes, |
還有你,高尚的眼淚為你而流, |
Remove ads
Après des siècles et des siècles d'esclavage, |
奴隷制的長久世紀之後, |
Remove ads
有多個委員會審核布拉邦人之歌紀念碑的歌詞歌譜並構建官方的版本。1921年8月8日比利時內政部的圓桌會議宣布只有夏爾·羅日耶的四句版文本應該作為官方的法語、德語和荷蘭語歌詞。
Remove ads
逸事
2007年夏季新首相佛拉蒙族的伊夫·勒泰爾姆上任,瓦隆族的記者們要求他唱一下比利時國歌,結果他唱錯了,唱成法國國歌馬賽曲,造成瓦隆族人對他不信任。隨後他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道歉。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