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納肯國家公園
印尼北苏拉威西省的一个海岸公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納肯國家公園(印尼語:Taman Nasional Bunaken,英語:Bunaken National Park)是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北部的一個海洋公園,位於珊瑚大三角的中心,是390餘種珊瑚的棲息地[2],也有許多魚類、軟體動物、爬行動物和海洋哺乳動物在此生活。布納肯國家公園是印尼熱帶水域生態系統的代表,有海草床、珊瑚礁和海岸三種生態系統[3]。
國家公園成立於1991年,是印尼第一個海岸公園。覆蓋面積890.65 km²,其中97%是海洋,剩下的3%是陸地,包括5個主要島嶼:布納肯、萬鴉老圖阿、Mantehage、Nain和Siladen,公園南部也覆蓋蘇拉威西本島上一部分丹戎克拉巴海岸(Tanjung Kelapa)[3]。
Remove ads
地質
1500至500萬年前,該地區的火山爆發,使得火山凝灰岩成為這裡地表的主要構成物。萬鴉老圖阿島是一座海拔超過600米的錐形休眠火山,是國家公園內的最高點。布納肯島由火山活動和珊瑚化石堆積形成。Nain島是一個圓頂形島,最高海拔139米。Mantehage島相對較為平坦,島上有紅樹林森林,部分陸地被狹窄水道隔開。Siladen島是一個珊瑚沙島。Arakan-Wawontulap和Molas-Wori是位於蘇拉威西島本島北部的地區,主要是相對平坦的低矮火山區。從蘇拉威西島海岸到布納肯公園中的小島之間沒有大陸架連接,各島之間的海域深200至1,840米。[5]
生物群
布納肯國家公園有物種非常豐富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珊瑚礁種類以裙礁和堡礁為主[3]。公園水域中被記錄到的共有390餘種珊瑚[2]。這裡可以找到的海藻包括蕨藻、仙掌藻和粉團扇藻等,最主要的海藻是生長在Montehage島和Nain島的泰來藻、海菖蒲和全楔草。公園也擁有多種魚類、海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鳥類、軟體動物和紅樹林。[3]
大約有90種魚生活在布納肯國家公園的水域內,包括主刺蓋魚、長鰭鰤、管海馬、四線笛鯛、高體擬花鮨、雙線眶棘鱸等種類。軟體動物則有大硨磲、唐冠螺、鸚鵡螺、海鞘等。[3]
據稱,布納肯國家公園有比夏威夷多出七倍的珊瑚[6]以及所有已知的印度太平洋西海區中70%的魚類[7]。
陸地上,布納肯公園內的各島擁有豐富的棕櫚、西米、椰子等植物。居住在陸地和海灘上的主要動物有黑猴、爪哇鬣鹿和蘇島袋貓等。公園的紅樹林包括紅樹和海桑兩個種類。森林內有螃蟹、海螯蝦和軟體動物等物種,此外還有海鳥,如鷗、鷺、海鳩和鸛等動物[3]。
Remove ads
原住民及旅遊

這一地區人口稠密,公園內有22個村莊共約35,000人。大部分當地人都是漁民或者農夫,種植椰子、番薯、香蕉或用於出口的海藻,而旅遊業者只占少部分,從事潛水導遊、船隻經營以及在服務站工作[8]。布納肯公園的旅遊業發展良好,住宿範圍從背包客小屋到五星級度假村[9]。2003年到2006年間,每年到訪遊客共有32,000至39,000人,其中約8,000至10,000人是國際遊客[1]。
保護和威脅
布納肯國家公園成立於1991年,是印度尼西亞的首個海洋公園。2005年,印度尼西亞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將公園納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申請[5]。雖然其擁有國家公園的地位以及大量資金投入維護,但是由於如珊瑚開採、錨地損壞、爆破捕魚、投毒捕魚、潛水活動和垃圾污染等的威脅,公園遭受了緩慢而持續的退化[1]。作為「蘇祿-蘇拉威西海洋生態區行動計劃」(Sulu Sulawesi Marine Eco-region Action Plan)的一部分,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為國家公園提供保護支持。具體行動包括參與執法和巡邏,此舉效果顯著,爆破捕魚的數量明顯減少[10]。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