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希斯洛機場第三航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希斯洛機場第三航廈(英語:Heathrow Terminal 3)是希斯洛機場的一個航廈。第三航廈目前由寰宇一家成員和部分不結盟航司使用。第三航廈亦為維珍航空的營運基地。
歷史



第3航廈於1961年11月13日投運,原名大洋航廈(英語:Oceanic Terminal);該航廈專營長途航線[1]。1968年更名為第三航廈,1970年擴建到達區。此外還設置了全英第一條電動步道。英國海外航空、泛美航空和環球航空在1960年代和 1970年代間為第三航廈的主要用戶。1969年,航廈進行翻新以應對1970年1月23日首航英國的波音747。泛美航空於1990年將其所有的希斯洛機場航權出售給聯合航空,環球航空於1992年將航權出售給美國航空。
航廈於1987年至1990年間耗資1.1億英鎊翻新[2]。2006年,機場當局耗資1.05億英鎊改造六號登機門以迎接空客A380[3];阿聯航空和澳洲航空目前以空客A380執飛飛往希斯洛第三航廈的航班。第三航廈前部於2007年完成重建,此次工程加建了一個新的四車道下客區和一個大型步行廣場,並在航廈前部加蓋雨棚。這些設施旨在改善乘客體驗、減少交通擁堵並提高安全程度。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維珍航空獲指配「A區」為專屬登機區,該區域設有大型雕塑和中庭。迄2013年,第三航廈的面積為98,962平方公尺(1,065,220平方英尺) [4]。
希斯洛機場有限公司還計劃耗資十億英鎊,在未來十年內對第三航廈其他部分進行翻新。連接第五航廈的新行李系統(用於供旅客轉乘英航航班)目前正在建設中。除行李系統外,行李提取大廳也將會部署A380專用行李傳送帶並改進行李提取區的設計和布局[5]。
2020年,因應COVID-19大流行,三號、第四航廈暫停營運,原在三號、第四航廈到發的所有航班暫時轉場到二號、第五航廈。火車站和地鐵站仍然為第二航廈提供服務[6]。維珍航空和達美航空於2021年7月15日恢復在第三航廈的服務[7]。
Remove ads
使用第三航廈的航空公司
維珍航空主營第三航廈。英航、阿航、達美、國泰和澳航是第三航廈的其他主要用戶。
第三航廈供寰宇一家的大多數成員使用:美國航空(往紐約甘迺迪、達拉斯/沃思堡、洛杉磯和邁阿密的航班使用第五航廈[8])、國泰航空、芬蘭航空、日本航空、澳洲航空、皇家約旦航空和斯里蘭卡航空。同樣使用第五航廈的英國航空亦在此營運部分航班。而西班牙國家航空 (僅使用第五航廈)、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摩洛哥皇家航空和卡達航空(均僅使用第四航廈)不使用第三航廈。國際航空集團子公司伏林航空(非寰宇一家成員)亦使用該航廈。只有伏林航、英航和芬航在此提供短途航班服務。
使用第三航廈的不結盟航司包括阿聯航空、首都航空、伊朗航空、巴西南美航空、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和菲律賓航空。阿曼航空在2014年轉場至第四航廈前在此營運。
七家天合聯盟成員航空公司使用第三航廈:法國航空、達美航空、肯亞航空、荷蘭皇家航空、中華航空、大韓航空、維珍航空和中東航空。達美航空於2016年9月14日將所有航班轉轉場至第三航廈,以便旅客轉乘達美合作夥伴維珍航空的航班。
現時沒有任何星空聯盟成員使用第三航廈[9],大多數星空聯盟航空公司目前使用第二航廈。
星空聯盟成員中,加拿大航空、中國國際航空、全日本空輸、埃及航空、衣索比亞航空、長榮航空、北歐航空、新加坡航空、泰國國際航空和土耳其航空曾經使用第三航廈。
地面交通
三號號航廈通過地下道連接第二航廈。與四號、第五航廈的接駁通過免費服務希斯洛機場快線實現。倫敦地鐵服務也可免費在T3、T4和T5間往返(前者需要在哈頓十字站轉乘)[10]。
此外,中央公車站(為使用T2/T3的旅客服務)與其他航廈間有多條擺渡車路線連接。然而鐵路運輸對於攜帶行李的旅客顯得更快,更方便。
作為希斯洛機場三座中央航廈的一部分,第三航廈通過M4機場支線和北跑道(09L/27R)下方的隧道與M4高速公路連接。
乘坐倫敦地鐵皮卡迪利線的旅客可在希斯洛機場第2、3航廈站前往第三航廈,旅客可搭乘地鐵列車經倫敦市中心前往卡克福斯特斯站。倫敦交通局鐵路和希斯洛機場快線利用希斯洛機場2號和第3航廈火車站與第二航廈接駁,與倫敦帕丁頓車站連接。倫敦交通局在希斯洛T2/T3的鐵路服務在2022年5月24日由橫貫鐵路取而代之,行車密度從每小時兩班(大約每30分鐘一班)增加到每小時四班(大約每15分鐘一班)。
使用第三航廈的旅客可從希斯洛中央汽車站乘坐公共汽車和長途客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