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帝國議會 (奧地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帝國議會(德語:Reichstag),也稱為克雷姆西耶議會,是奧地利帝國的第一個民選議會。但它只存活於1848年7月至1849年3月7日之間的很短時間,但對奧地利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主要成果是出台《克雷姆西耶憲法》,但該憲法後來被強制實施的《三月憲法》所取代。
帝國議會於1848年三月革命後成立,是為了應對民眾對於反對皮勒斯多夫憲法而成立。議會由來自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德語區和斯拉夫王室的383名代表組成,也就是說,該議會並沒有來自匈牙利王國的代表參加。第一次會議於1848年7月22日舉行,由約翰大公主持開幕。1848年10月22日,維也納起義後,它遷至克雷姆西耶,並最終於1849年3月7日解散。其最重要的工作是廢除封建制度。
Remove ads
參考
文獻參考
- G. Kolmer:奧地利議會和憲法,第 1 卷,1920 年。
- W. Braun Eder:奧地利憲法史,第 11 版,2009 年。
- 安德烈亞斯·戈茨曼:克羅梅日什議會和施瓦岑貝格政府。 1848 年,民族問題與回應兩極之間的憲法辯論。 (維也納:1995 年版)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