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常州留青竹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常州留青竹刻,又稱留青竹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常州市的手工藝特產竹刻。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沿革
相傳在常州東門外有一村莊,村人大多以竹為原料雕刻扇骨、鳥籠、麻將牌等謀生,後來該村就稱「雕莊」,即現在的雕莊街道,是常州竹刻的起源。竹刻有圓雕、透雕、皮雕、淺雕等類。皮雕又稱留青竹刻,是竹刻中難度最大的一種[1]。刻法就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青筠雕刻圖案,由作者巧施功夫,使作品顯出層次、明暗、濃淡,比淺雕更具立體感[2][3]。
1995年,徐秉方、范堯卿、范岳林、徐秉言等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於「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4]。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擴展項目名錄[5][6]。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