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平民游擊防衛群計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民游擊防衛群計畫
Remove ads

平民游擊防衛群計劃(英語:Civilian Irregular Defense Group program,簡稱CIDG),指的是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政府組建南越少數民族準軍事部隊的計劃。

Thumb
正在進行訓練的CIDG單位
Thumb
CIDG隊員

目的

平民游擊防衛群計劃出台目的有2個:[1]

  1. 美國方面認為他們要給南越政府組建類似準軍事部隊的行為撐腰。
  2. 美國害怕越共先一步徵召大量少數民族士兵。

歷史

1961年,中央情報局為了增大對西原地區越共游擊隊的打擊力度提出了CIDG計劃。[2]美國陸軍特種部隊主要針對CIDG士兵進行了反游擊和本地防禦方面的訓練。村民受訓的目的是在越共進攻村莊時堅守2周。而裝備及訓練更好的地方突擊部隊則作為快速反應部隊應對越共襲擊。CIDG部隊主要由少數族群士兵(大多是高地民)組成,他們往往既不喜歡南越人,也不喜歡北越人。

到了1963年,軍方認為CIDG計劃十分成功,但這些CIDG部隊和特種部隊都沒有用對地方。他們將CIDG部隊的指揮權從中央情報局轉到了美國軍事援助越南司令部[2]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第5作戰群英語5th Special Forces Group進入越南後,CIDG部隊就不再專注於村莊防禦任務,而是轉為執行像邊境巡邏這樣的更傳統的任務,同時,部隊規模也迅速擴大。1970年,大部分CIDG部隊併入越南共和國別動軍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