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西路11號祥福洋行公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6°3′47″N 120°19′04″E 廣西路11號祥福洋行公寓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廣西路11號(含13號)的一座商住建築,建於1901-1902年,為德占時期地產公司祥福洋行所建,現為市南區一般不可移動文物。
歷史
1900年代前半葉,德國人阿爾弗雷德·希姆森(德語:Alfred Siemssen)創辦的祥福洋行地產公司在海因里希親王街(Prinz-Heinrich-Straße,今廣西路)提爾皮茨街(Tirpitzstraße,今莒縣路)路口的E街區建設了兩座三層商住建築,位於地塊東側的2號樓建於1901-1902年,即今廣西路11號-13號建築。其西側為建於1903-1904年的1號樓(今廣西路15-17號址)。該樓此後半個世紀內長期為商住用房。1914年日軍占領青島後,祥福洋行地產被全部沒收[1]。有資料稱俄僑米維斯基夫婦曾在該樓二樓開設米維斯基圖書館,又稱猶太人協會(猶太總會)、世界語協會、世界語學校曾設於此樓內[2]。1949年後改為民宅至今[1][3]。2009年7月27日,該建築以「希姆森公寓舊址」之名列入市南區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名錄[4]。
建築特色
該建築地上3層,地下1層,外牆通體為清水紅磚牆。正立面為非對稱布局,據推測為該樓尚未完工時西側擴建所致。該樓東側最初建設的部分,平面以臨街的主體建築與伸向後院的兩翼組成,正立面基本呈對稱布局,臨街為連續拱券敞廊,主入口設於一層中央,設有磚雕裝飾與立柱,花崗岩柱頭上刻有中式太極圖紋樣[5],檐口中央起三角形小山牆,屋頂為歇山頂。接建的西側部分正立面大部分亦為拱廊,而西端為矩形長窗,窗眉以花紋精美的磚雕裝飾。西面另設一入口,建有門廊,上方屋頂處建有一座北德風格的裝飾性尖頂塔樓,該塔樓後因年久失修且無實用價值,於1960年代拆除。樓內設雕花扶手樓梯,一層為商業用途,二、三層為公寓。[1][3]
根據德占初期的都市計畫與建築規定,沿海街道後側的第一條平行街道,即廣西路,被規劃為商貿街區,該街區只允許建造封閉式三層樓房,臨街立面必須與街道平行,該建築即為順應該規定所建[1]。有評論認為,該樓的紅磚外牆抵消了高大的三層建築給人的壓迫感,透露出生機與活力。[6]
Remove ads
圖集
-
E街區祥福洋行2號樓,可能拍攝於建成後不久,屋頂尚未鋪設紅瓦
-
E街區祥福洋行2號樓(右側)與1號樓(左側),最左側為膠澳皇家郵政局
-
廣西路11-13號西南角,2019年
-
正立面主入口兩側帶有太極圖的柱頭,2016年
-
主入口內側的雕花木製樓梯
-
西側大門與門廊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