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財山紅軍挺進師出征誓師大會舊址群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繞二鎮花林村廣財山,該舊址群包括廣財山紅軍挺進師出征誓師大會舊址、閩浙贛省軍區機關舊址(粟裕辦公舊址)等二十餘處革命舊址,2018年3月9日被列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2][3]
快速預覽 廣財山紅軍挺進師出征誓師大會舊址群, 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廣財山紅軍挺進師出征誓師大會舊址群 |
|---|
|
| 地址 | 上饒市德興市 |
|---|
| 座標 | 28°42′57″N 117°39′54″E |
|---|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
| 時代 | 1929-1935年 |
|---|
| 編號 | 6-5-223 |
|---|
| 認定時間 | 2018年3月9日 |
|---|
|
| 廣財山紅軍挺進師出征誓師大會舊址、閩浙贛省軍區機關舊址(粟裕辦公舊址)、中共閩浙贛省委舊址、閩浙贛省紅軍醫院舊址、紅軍醫院中草藥收購站、閩浙贛省委廣財山游擊會議舊址、紅軍醫院中草藥房、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農民夜校、廣財山皮革廠、紅色俱樂部、列寧小學、勞動感化院、紅軍被褥廠、消費合作社、擁蘇反帝大同盟、互濟會、村口識字站和識字崗、誓師大會官兵集結點、紅色電台 |
|
 |
關閉
1929年1月德興縣三區暴動,成立德興縣三區蘇維埃政府,廣財山村屬三區管轄。1934年11月底,葛源失陷後,閩浙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等機關遷入廣財山。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皖南返回贛東北,途經懷玉山被圍。1月16日,粟裕、劉英突圍進入德興梧風洞安置傷員。粟裕帶部來到廣財山找到閩浙贛省委。2月,省委將先遣隊突圍部隊與閩浙贛省軍區獨立團一個連組成挺進師,共538人,粟裕任師長、劉英任政委、黃富武任政治部主任。2月27日,挺進師在廣財山村戲台廣場召開出征誓師大會,隨後出廣財山經葛源、茗洋關、靈山,過焦石、渡信江,經閩北挺進浙西南,建立了浙西南革命根據地。[4]
更多資訊 名稱, 地址 ...
| 名稱 |
地址 |
圖片 |
說明
|
| 廣財山紅軍挺進師出征誓師大會舊址 |
廣財山 |
|
1935年2月27日紅軍挺進師舉行出征誓師大會所在地
|
| 閩浙贛省軍區機關舊址(粟裕辦公舊址) |
廣財山 |
|
閩浙贛省軍區機關在廣財山駐地,同時也是粟裕在廣財山期間的辦公場所
|
| 中共閩浙贛省委舊址 |
廣財山 |
|
1934年11月葛源失陷後閩浙贛省委機關遷駐地,省委重要決策和會議舉辦地
|
| 閩浙贛省紅軍醫院舊址 |
廣財山 |
|
根據地主要醫療機構
|
| 紅軍醫院中草藥收購站 |
廣財山 |
|
負責收購當地中草藥的機構,保障紅軍醫院藥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 閩浙贛省委廣財山游擊會議舊址 |
廣財山 |
|
省委召開重要游擊戰爭會議的場所
|
| 紅軍醫院中草藥房 |
廣財山 |
|
紅軍醫院藥材儲存和配發部門
|
| 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
廣財山 |
|
1934年11月後省蘇維埃政府主要辦公地
|
| 農民夜校 |
廣財山 |
|
開展農民文化教育和政治宣傳的重要場所
|
| 廣財山皮革廠 |
廣財山 |
|
1931年5月建立的軍工生產企業,為部隊提供子彈袋、武裝帶等皮革軍需品
|
| 紅色俱樂部 |
廣財山 |
|
開展文化娛樂和政治宣傳活動的群眾性場所
|
| 列寧小學 |
廣財山 |
|
蘇區基礎教育機構
|
| 勞動感化院 |
廣財山 |
|
改造教育特殊人員的場所
|
| 紅軍被褥廠 |
廣財山 |
|
軍需被服生產單位
|
| 消費合作社 |
廣財山 |
|
蘇區商業組織
|
| 擁蘇反帝大同盟 |
廣財山 |
|
群眾性政治組織,開展擁護蘇維埃、反對帝國主義的宣傳動員工作
|
| 互濟會 |
廣財山 |
|
群眾互助組織,開展救濟困難群眾和紅軍家屬等社會救助工作
|
| 村口識字站和識字崗 |
廣財山 |
|
掃除文盲的教育站點
|
| 誓師大會官兵集結點 |
廣財山 |
|
紅軍挺進師出征前部隊集結地點
|
| 紅色電台 |
廣財山 |
|
根據地通訊聯絡機構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