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庫皮揚斯克
乌克兰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区的行政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庫皮揚斯克[3](烏克蘭語:Куп'янськ,羅馬化:Kupiansk,發音:[ˈkupjɐnʲsʲk],又譯作庫普揚斯克[4])是烏克蘭哈爾科夫州庫皮揚斯克區庫皮揚斯克市鎮內的城市,為該區及該市鎮的行政中心(該市在2020年7月18日前為該州的州轄市,並不在該區的管轄範圍內)。該市位於奧斯基爾河畔,始建於1655年,面積33.3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79米,2022年人口數量為26,627人[5]。烏俄戰爭爆發後,2024年該市人口降為3,500人。
Remove ads
地理
該市是該州僅次於州府哈爾科夫的重要鐵路公路樞紐,距離哈爾科夫124公里,H26高速公路自此經過。該市距離俄烏邊境40公里,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城市瓦盧伊基有一個檢查站。
歷史
該地第一次在書面資料中提及是在1685年[6][7]。1708年該地歸俄羅斯帝國亞速省管轄。1779年提升為市區[6][7][8]。1780年劃為帝國的沃羅涅日總督區管轄,在1893年時人口3450人,有房屋815間,有職業學校、宗教學校、商行52間[9]。1797年該地再重劃至斯洛博達烏克蘭省。1807年,庫皮揚斯克教育學校成立,1819年,庫皮揚斯克神學院成立。1835年當地劃至哈爾科夫省。該地1871年開設了一家油廠、一家蠟燭廠和三家磚廠。1872年開辦了庫皮揚斯克女子中學。1886年Kupyansky Alexander職業學校成立。1895年巴拉紹夫-庫皮揚斯克-哈爾科夫、哈爾科夫-利西昌斯克鐵路線經過庫皮揚斯克附近,該區成為俄羅斯帝國東部的鐵路樞紐,人口約達3,500人[10]。1905-1907年革命期間,庫皮揚斯克居民參加了1905年十月全俄政治罷工,1917年12月,蘇維埃政權在此地建立。俄羅斯內戰期間,政權多次更迭。1918初,該市是「紅色」頓內茨克-克里沃羅格共和國的一部分,1919年當地曾由效忠沙皇的白軍佔領。
Remove ads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從基輔撤至哈爾科夫,然後撤至庫皮揚斯克。因此,庫皮揚斯克曾被認為是烏克蘭的第三首都。庫皮揚斯克在二戰期間的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中於1942年7月24日遭德軍占領至1943年2月3日,之後蘇軍反攻收復該市。據統計,德蘇交戰中有8,810名居民在前線作戰;其中3,995名士兵死亡;3,854人被授予蘇聯勳章,其中數人獲蘇聯英雄稱號。
戰後該市開始復建,1953年計有磚瓦廠、矽酸鹽廠、石灰廠、糖廠、酥油廠、農業技工學校、學校、獸醫學校、助產學校、青年中學兩所, 5所中學。1966年人口統計約有37,000人,並建立一座民用機場。
1991年烏克蘭從蘇聯獨立後,在這裏設立了哨所[11]。
2022年2月27日,該市在俄軍進攻和親俄分子的協作下被俄羅斯佔領[12]。
9月8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的一名代表宣布,烏克蘭軍隊的反攻收復了哈爾科夫州的20多個定居點,並「在某些地區深入俄羅斯防禦陣地達50公里」。 同一天,俄羅斯占領當局聲稱「俄羅斯軍隊開始防守庫皮揚斯克」,「額外的增援部隊從俄羅斯進入該地區」,這表明烏克蘭軍隊在當天稍早前收復舍甫琴科韋後正在從西部重新接近這座城市。9月9日,烏克蘭軍隊攻入該市郊區。9月10日,烏軍進入市中心並且收復了議會大樓[13][14][15][16][17]。9月29日,位於奧斯基爾河左岸的東城區被烏克蘭收復,這標誌著烏軍徹底收復了該市[18]。
2024年11月14日,俄羅斯軍隊在秋季攻勢中再次攻入庫皮揚斯克。[19][20]。11月26日,烏軍宣布將俄軍再次從該市擊退。[21]
Remove ads
氣候
Remove ads
圖集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