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康曉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康曉光(1963年—),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1],從事非營利組織管理、國家與社會關係、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政治文化研究。[2]
生平
遼寧瀋陽人。1981年8月—1982年8月就讀國防科技大學系統工程與數學系,1982年8月—1986年8月就讀大連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1990年9月—1993年4月就讀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93年獲生態學碩士學位。[2]
先後任職於瀋陽農業大學農學系,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NPO研究所、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系、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等學術機構。[2]
曾掛職廣西自治區馬山縣任科技副縣長一年。[2]
外界評論
康曉光被視為中國大陸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3] 不過他對儒學學術本身興趣不大,之所以重視儒家思想,是緣於他的政治戰略思想和民族復興理想的需要。他提出「現代仁政」的政治合法性理論,又從民族復興的目的出發,提出「文化民族主義」。[4]
著作
- 《仁政——中國政治發展的第三條道路》,世界科技出版社,2005年5月,新加坡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