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康月娥
芬兰自由宣教会女宣教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康月娥(芬蘭語:Elli Cajander,1863年7月10日—1930年2月),姓名音譯為埃莉·卡揚德,芬蘭自由宣教會女宣教士。在中國江西省永新縣興辦教育及宣教達30年之久,最後於1930年在江西省吉水縣殉道。[1][2][3]

家庭
埃莉·卡揚德在1863年7月10日出生於芬蘭蘇爾卡瓦,出生時全名為阿格內絲·埃琳·卡揚德(瑞典語:Agnes Elin Cajander)。父親名為古斯塔夫·卡揚德(Gustaf Cajander),母親名為庫尼貢達·卡揚德(瑞典語:Kunigunda Cajander)。她有六個兄弟姐妹和四個異父同母兄弟姐妹。[4]
傳教及辦學
康月娥隸屬於芬蘭自由宣教會。據《芬蘭周刊》報道,她在1897年12月17日從英國乘船前往中國[5]。1898年1月28日抵達中國[6],被分派到江西井岡山腳下的永新縣宣教。此後直到1915年,她先後與其他芬蘭宣教士一起宣教。據1915年統計,17年後總共有111人受洗成為基督徒。1926年,另外一位芬蘭女宣教士席愛仁從吉安轉來永新工作。1927年時,永新宣教站只有康月娥、顏懿廉和席愛仁三位宣教士。她們的宣教工作重點是興辦教育,先後在永新設立了男校、女校和福音堂,並建立起一座具有相當規模的宣教中心。[1]
賀子珍曾在宣教會設立的福音堂小學上過學。1925年春孫中山逝世後,中國舉國哀悼。在福音堂小學擔任教師的康月娥阻止學生參加追悼會。但賀子珍不停勸告,率領女同學參加當地的追悼會。[7]
遇難

1926年之後政局動盪,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1927年,共產黨人發動武裝起義,在井岡山建立了革命根據地。永新處於內戰和革命的漩渦中,宣教站和宣教士的生命及財產經常受到威脅,宣教工作大受影響。[1]
1928年,國民黨軍隊和中國工農紅軍之間展開圍剿和反圍剿之戰,永新處於戰事中心。教會的教堂、學校及宣教中心受毀。三位宣教士逃離永新脫險。1929年10月戰事稍緩後,她們返回永新,打算重建宣教中心。但沒有多久,紅軍捲土重來,再占永新,她們再次逃出永新抵達吉安。[1]
1930年2月,紅軍進占吉安。康月娥、顏懿廉和席愛仁三人乘船沿贛江北上,2月3日欲前往清江鎮(今樟樹)避難時被紅軍發現而被捕。康月娥因年事已高(66歲),經受了逃難、受驚、凍餒及苦虐,在被捕三日後辭世。不久顏懿廉和席愛仁也相繼遇害[1]。而據芬蘭語維基,顏懿廉在1930年2月2日在一個寺廟裡被害,第二天康月娥和席愛仁在同一地點被害。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