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廖蓋隆
中共党史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廖蓋隆(1918年3月20日—2001年6月23日),廣東信宜人,中國歷史學家、政治宣傳工作者。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中國現代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
生平
1918年3月20日(一說18日[1])生於廣東省信宜縣白石鎮。1932年畢業於白石鎮吐珠高小。1935年畢業懷新初級中學[2]。1938年夏畢業於廣東高州中學高中班師範科,赴延安參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至次年6月,在陝北公學34隊和高級班4隊學習。1939年7月至次年4月,在延安馬列學院4班學習[3]。畢業後留在延安馬列學院中國問題研究室工作。1941年4月調入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研究中國革命史和國民黨區財政經濟。1944年至1946年,任延安《解放日報》社編輯、蔣管區評論組長、國內評論部副主任。1946年底調入新華社,歷任國內部組長、副主任、主任、副總編輯等職務。1951年調入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任副處長、處長等職務,兼任抗美援朝總會宣傳部副部長。1957年調入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歷史組工作,曾任朱德政治秘書。1961年後,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西亞非洲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迫害。1975年恢復工作,1978年任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4]。1979年,任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著作編輯委員會辦公室(1980年改為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1月,擔任新成立的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任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中共黨史研究會(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中東學會會長[5]、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副會長[6]、中國人才研究會理事[7]、中國檔案學會顧問[8]、北京新聞學會顧問[9]等職[10]。1990年離休。2001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11]。
Remove ads
著作
- 專著
- 中国和全球走势: 新视点. 北京: 紅旗出版社. 1997. ISBN 7-5051-0105-6.
-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6. ISBN 7-80023-951-9.
-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探索叢書.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ISBN 7-217-00466-7.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83.
- 編著與共著
- 丰碑: 二十世纪中国三伟人. 廣州: 嶺南美術出版社. 1998. ISBN 7536219172.
- 抗日战争写真.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ISBN 7-01-002304-2.
-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3. ISBN 7-5043-2530-9.
- 社会主义百科要览. 北京: 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3. ISBN 7-80002-549-7.
-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 北京: 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3. ISBN 7-80002-520-9.
- 中国人名大词典: 当代人物卷.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2. ISBN 7-5326-0207-9.
- 中国人名大词典: 现任党政军领导人物卷.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 ISBN 7-5326-0108-0.
- 中国人名大词典: 历史人物卷.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0. ISBN 7-5326-0033-5.
-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七十年.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1. ISBN 7-5011-0941-9.
- 中国共产党发展事典. 瀋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1. ISBN 7-5382-1384-8.
-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社会主义时期.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1. ISBN 7-5035-0425-0.
-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1. ISBN 7-5035-0424-2.
-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总论·人物.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1. ISBN 7-5035-0423-4.
- 新中国编年史: 1949~1989.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9. ISBN 7-01-000551-6.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 瀋陽: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87. ISBN 7-5610-0189-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