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廢藝齋集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廢藝齋集稿
Remove ads

廢藝齋集稿》,是一部集中介紹了金石、風箏、編織、脫胎、織補、印染、雕刻、竹製器皿、扇股、烹調等手藝的書籍,據稱為曹雪芹所作,現僅存《南鷂北鳶考工志》殘稿。

Thumb
《南鷂北鳶考工志》中的雙鯉風箏

內容

《廢藝齋集稿》共有八冊,第一冊關於金石,第二冊關於風箏製作,題箋為《南鷂北鳶考工志》,第三冊講編織工藝,第四冊講脫胎,第五冊是講織補,第六冊講印染,第七冊講雕刻竹製器皿和扇股,第八冊講烹調。目前僅存《南鷂北鳶考工志》殘卷,包括自序、 董邦達序、歌訣、自題畫石詩和敦敏的《瓶湖懋齋記盛》。[1]

發現

本書估計成書於十八世紀中葉。1943年日本人高見嘉十為了研究風箏製作,從一個日本商人金田那裏借到了一部手稿,商人自稱是從金鼎臣那裏買來,這部手稿就是《廢藝齋集稿》。高見命人使用鉛筆將講風箏製作的部分描摹之後歸還了手稿,1945年後金田和手稿下落不明。[1]1971年,孔祥澤將收藏的《廢藝齋集稿》抄本出示吳恩裕,吳恩裕於1973年在《文物》雜誌上發表《曹雪芹的佚著和傳記材料的發現》一文,使得本書重新進入大眾視野。

爭議

自吳恩裕的文章發表後,關於《廢藝齋集稿》的真偽一直存在討論,支持者有吳恩裕、馮其庸茅盾蔡義江胡文彬周雷、美籍華人學者周策縱趙岡等;反對者有陳毓羆劉世德朱家溍等。

陳、劉二人認為:《南鷂北鳶考工志》其他傳本至今未見;曹序董序文風相近,可能出自一人之手;敦敏的文章中關於天氣的記載與其他史料不符。[2]胡文彬、周雷、吳恩裕則發文對陳、劉二人提出的觀點進行了反駁。[3][4]

此外也有人持中間觀點。比如鄧雲鄉認為《廢藝齋集稿》是否為曹雪芹所著證據不足,而且當時北京旗人講究吃喝玩樂,能寫出這本書的人大有人在。[5]

參考列表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