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州市新福利巴士服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州市新福利巴士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市新福利,又稱二汽新福利),是首間進入中國廣州的中外合作巴士公司,總部位於天河區黃村奧體路51號。
公司最初成立於1993年12月21日,當時為澳門新福利集團屬下公司,註冊資金為2200萬人民幣[1]。2009年起被廣州市第二公共汽車公司(廣州二汽)收購,在被收購前擁有28條路線,營運車輛487台[3][1][2]。後成為廣州巴士集團全資子公司,業務被其合併吸收。2024年5月9日,公司註銷。
Remove ads
歷史
1993年12月,澳門新福利集團與廣州市電車公司合作,在廣州成立了廣州市新福利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成為廣州第一間中外合作的巴士公司[4],初期開通180路~185路(181路現轉交至電車公司)共6條巴士路線,後來在1994~1997年期間新開通20條路線,在2000年開通136路。2001年7月,廣州市電車公司退出合作。2004年,新開通夜34、夜35兩條夜班路線。
新福利巴士在廣州曾使用傳統的廣州話詞彙多年,如冷氣巴士、路線(北方稱「線路」)、後門印有「落」字,與中華民國時期(後二者)和現時澳門的市面使用習慣相同,後來被廣州當局要求改為「下」。
2004年4月18日,廣州市新福利巴士以公開投標的方式,取得佛山市9條路線8年的經營權[5][6]。
2007年11月16日,新福利巴士183路公交車在南華西路解放橋腳發生撞龍門架事故,造成車上26名乘客受傷,因此在同年12月9日至15日,183路停運整頓7天,停運整頓期間由第二巴士派出25台車輛替代運營[7][8]。
2009年9月2日,廣州二汽以1.9億餘元對新福利巴士進行收購[9][10][11]。收購後,站點和票價均保持不變[3],站牌仍使用「新福利」的名稱。後來新福利巴士車輛均使用「第二巴士」風格的塗裝,車頭商標統一使用「第二巴士」的商標,車頭及車尾標有「第二巴士」的名稱。前門外左側、司機位窗口外下方及車內所有設施仍標有原來的公司名稱,但商標卻不是原來的新福利商標,也不是車頭的「第二巴士」商標,而是「廣州二汽」的商標。在2010年換塗裝期間曾遭到新福利的司機抵制,導致車身被塗成第二巴士的顏色後,車頭和車身仍然掛上新福利圓形商標,但無原來的「廣州市新福利」文字,長達數月。現在,所有新福利巴士的前門外左側、司機位窗口外下方標有「廣州市第二巴士有限公司」的名稱,車內導向圖標有「廣州市新福利巴士服務有限公司」的名稱,令一般乘客非常容易出現混淆。
新福利巴士被收購後,廣州二汽沒有為其設置官方網站。
2018年12月1日,新福利巴士的191路、夜89路轉交白馬巴士運營,原屬白馬巴士的836路、高峰快線19、夜24路轉交新福利巴士運營[12]。
2021年3月24日,新福利巴士成為全廣州首家實現營運車隊純電動化的巴士公司。
2022年4月11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同意自2022年5月1日起,將新福利巴士數條線路的經營權轉交巴士集團運營。是次經營權變更涉及新福利巴士42條線路及其附屬線路,預計將全數交由巴士集團第二分公司運營[13]。
2022年6月10日,廣州巴士集團和廣州新福利巴士發布公告稱,巴士集團擬吸收合併新福利巴士,合併後巴士集團存續,新福利巴士註銷[14]。2024年5月9日,廣州新福利巴士完成註銷。
Remove ads
車隊
二汽公司車隊編號時有重編,以下數據僅以車輛最新自編號為準。
Remove ads
- 廣州珠江GZ6100S(T車)
- 廣州珠江GZ6102SN1(細N)
- 廣州駿威GZ6112S3(大N)
Remove ads
交通意外
- 2007年11月16日,廣州市新福利巴士183線路公交車在南華西路及解放橋腳發生撞龍門架事故,造成車上26名乘客受傷。廣州市政府因此下令,當年由12月9日至15日,新福利停運183路線整頓7天,停運整頓期間由廣州市第二巴士有限公司派出的25輛巴士代替營運[7][8]。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