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開鐵之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開鐵之戰,是薩爾滸之戰後,後金乘勝擴大戰果,攻占明朝在東北重鎮開原、鐵嶺等地的戰役。兩城陷落後皆遭到了屠城,開原被屠十餘萬,鐵嶺被屠二萬。戰後,忠於明朝的海西女真葉赫部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一個月後即被後金攻滅並收編,後金完成了對女真各部的統一,因此力量更加壯大,明朝在東北的形勢進一步惡化。
Remove ads
戰前情況
薩爾滸之戰後,未被後金消滅的兩路明軍馬林部和李如柏部分別退守開原和瀋陽,李如柏因之前避戰畏敵,又娶了後金首領努爾哈赤的侄女,以至產生了「奴酋女婿作鎮守,未知遼東落誰手」的民謠[1],遭到撤任聽勘處分,朝廷命其三弟李如楨代為領軍[2][3]。李如楨也是努爾哈赤的親戚,後金往攻開原、鐵嶺時均作壁上觀,為後金獲勝立下功勞。
開原就是宋金時期的黃龍府,元朝時設咸平府,後降為咸平縣,明朝時成為遼東軍事重鎮,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為全遼之樞紐,西接蒙古各部,北接後金世仇女真葉赫部,南為遼瀋之倚靠,一旦有失,遼陽、瀋陽、鐵嶺都會陷入危險的境地[4]。因此,後金對開原志在必得,在贏得薩爾滸之戰,取得戰場主動權後,即把開原作為首先攻取的目標。
戰爭經過
萬曆四十七年六月初十(1619年7月20日),努爾哈赤親起四萬大軍,往攻開原[5]。走了三天後,大雨不絕,道路泥濘不堪,大軍難以開拔,遂下令原地駐紮。因為擔心明軍察覺,派出一百人佯攻瀋陽[6]。兩日後,斥候回報開原沒有下雨,道路可以行走,遂於六月十六日(7月26日)直抵開原城下[7]。
葉赫部得知後金軍大舉進攻的情報,派使者往開原報信,但開原兵備道鄭之范不信,還鞭打來使[8]。此前不久,備御羅萬言用高價購買了大量好馬往援開原,但是鄭之范素貪,竟不發給草料,一天就餓死了二百多匹馬[9]。將士們無可奈何,只好出城放牧,而後金軍正好來攻,明軍收不回來,以至無法組織有效抵抗[10]。鄭之范與總兵馬林各自為戰,鄭之范見勢頭不好,棄城逃跑,連官印都丟了[11];武將馬林則率部死戰,與部下參將高貞佐,游擊葛世鳳、任國忠,遼海衛指揮俞承胤、李為梁、歷中寬等皆壯烈殉國。葉赫部曾派出2000人援救開原,因為開原陷落太快,未能成功[12]。
Remove ads
後金占領開原後,對這座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大城,進行了焚掠和屠殺,是明與後金(清)的戰爭中,第二次大規模的屠城。開原原本有十幾萬人居住,經過後金的血洗,竟只剩下1000多人[13]。後金將掠奪的財物用軍馬和所掠牲口一併馱走,三天都沒有馱完[14],離開時,還放了一把大火,將全城燒毀[15]。遼東巡撫周永春寫信給遼東經略楊鎬,準備派出數十輛牛馬大車,前去掩埋屍體,但是無人敢往[16]。
有四名被俘軍官和城外守堡官員戴一位投降了後金[17],但是後金並不信任這些沒有氣節的叛徒,戴一位後來被東江總兵毛文龍使用反間計除去[18]。
開原原本在地理上阻隔著東蒙古各部與後金的聯繫,蒙古各部也在表面上臣服明朝。但後金占領開原後,努爾哈赤即在第一時間致書喀爾喀各部,發出結盟的誓約[19]。喀爾喀蒙古弘吉剌部的首領宰賽即率本部兵馬,會同扎魯特部及科爾沁部聯軍攻入慶雲堡[20],後又入鐵嶺與後金會師。
萬曆四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619年9月3日),後金軍開始攻打鐵嶺。明軍堅守英勇抵抗,從寅時血戰到辰時,但被後金內應開城,遂陷[21]。參將丁碧以下,將士殉國者頗多[22][23]。有千總盧孔時手執鐵棍,殺死數十名後金軍,力戰身亡[24]。鐵嶺被圍時,同時向瀋陽總兵李如楨和駐虎皮驛的總兵賀世賢求救,李如楨路近卻不去,賀世賢路遠卻急馳往救,遇到援助後金的東蒙古各部聯軍,大戰一場[25],因城陷而還。
鐵嶺陷落前,遼東經略楊鎬覺得鐵嶺守不住,下令將城中百姓轉移到遼瀋等地,但城內以及從開原及各堡逃難而來的男女老幼,仍留有二萬餘人遭到後金軍的屠戮[26][27]。
攻占鐵嶺後,蒙古聯軍首領宰賽與後金因為爭奪鐵嶺財物,發生了內訌[28]。後金軍起初受到一定損失,但努爾哈赤隨即與大貝勒代善等率軍反擊,蒙古聯軍大敗[29],被追擊至遼河,淹死者甚眾,宰賽等人被俘[30]。
戰爭影響
開原、鐵嶺兩個戰略要地的陷落,使得明朝失去了與後金世仇葉赫部的聯繫,葉赫部孤立無援之下迅速被後金攻滅,後金完成了對女真各部的統一。鐵嶺之戰後,後金意外俘虜了喀爾喀蒙古的貝勒宰賽,並以此為要挾強迫喀爾喀與後金結盟。然而這一企圖沒有真正達成,全蒙古之主林丹汗亦指責喀爾喀五部首領粆花背叛明朝。粆花後悔,又轉投明朝。最終雙方兵戎相見,後金以武力征服了喀爾喀,開啟了吞併蒙古之漸,並使明朝聯蒙制滿的計劃失敗。
引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