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引揚援護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引揚援護廳(ひきあげえんごちょう)是於1948年(昭和23年)5月31日設置的厚生省 外局,負責引揚(即二戰後海外日本國民遣返歸國事宜)和復員有關的行政事務。1954年(昭和29年)3月31日,由厚生省本省設置的引揚援護局取代。
概要
太平洋戰爭終結後,約660萬人在海外殘留日本人的引揚和復員隨之開始。
當時,各省廳各自進行個別的引揚援護,缺乏組織,效率低下。 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 (GHQ) 於1945年(昭和20年)10月12日指示要成立主管引揚援護的官廳[1]。對此,日本政府於同月18日指定「厚生省」負責相關事宜[1]。
厚生省社會局於11月22日設立引揚援護課[2]。同月24日[3]勅令第651號「地方引揚援護局官制」公佈(於同月22日簽署和副署[4])。同月24日,在全日本各地引揚者的登陸港口設置了'「地方引揚援護局」[5]。1946年(昭和21年)3月13日厚生省外局設置「引揚援護院」[6],管轄地方引揚援護局[5],藉此統籌引揚援護業務事宜。1948年(昭和23年)1月1日執行舊海軍相關復員事宜的第二復員局廢除,其業務由引揚援護院接管[7]。同年5月31日執行舊陸軍相關復員事宜的第一復員局與引揚援護院合拼,成為厚生省外局的「引揚援護廳」[8]。
1954年(昭和29年),接收超過600萬人引揚者後,厚生省外局的「引揚援護廳」廢除,由厚生省本省設置的「引揚援護局」接管相關業務。其後,1961年(昭和36年)更名為「援護局」。1980年代因負責中國殘留孤兒尋親事宜,再度成為社會焦點。其後於1992年(平成4年)改稱為「社會・援護局」、2001年(平成13年) 省廳再編後為厚生勞動省社會・援護局。
Remove ads
歴代長官
引揚援護院長官
- 齊藤惣一:1946年3月13日 - 1948年5月30日(改編為引揚援護廳)
引揚援護廳長官
- 齊藤惣一:1948年5月31日 - 1950年9月8日
- 宮崎太一:1950年9月8日 - 1951年5月8日
- (署任)宮崎太一:1951年5月8日 - 1952年1月16日
- 木村忠二郎:1952年1月16日 - 1953年9月1日
- (署任)木村忠二郎:1953年9月1日 - 1954年3月31日(改為厚生省內局引揚援護局)
地方引揚援護局
地方復員殘務處理部
伴隨第二復員局廢除,四所舊地方復員局設置了地方復員殘務處理部,繼承地方復員局復員事務、調査失蹤者、基於GHQ要求的調査業務(法務、戰利品、史實資料等)及整理舊海軍的殘務[7][9]。伴隨引揚援護局設置,改稱為地方復員部[9]。1959年11月16日、廢除殘存的三所地方復員部,其業務由引揚援護局和地方廳繼承[9]。
管轄區域:北海道、青森縣、岩手縣、秋田縣、宮城縣、福島縣、茨城縣、千葉縣、栃木縣、群馬縣、埼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山梨縣、靜岡縣、長野縣
1955年7月1日廢除,其業務由橫須賀地方復員部接管[9]。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