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拉基米爾·戈沃羅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拉基米尔·戈沃罗夫
Remove ads

弗拉基米爾·列昂尼多維奇·戈沃羅夫(俄語:Владимир Леонидович Говоров,1924年10月18日—2006年8月13日),蘇聯軍事領導人,1977年晉升大將。1984年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

快速預覽 弗拉基米爾·戈沃羅夫, 出生 ...

生平

1924年生於敖德薩,是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羅維奇·戈沃羅夫的長子(1944年晉升蘇聯元帥[1]

1942年6月參加蘇聯紅軍,1943年畢業於梁贊炮兵學校速成班。同年赴蘇德戰爭前線,歷任列寧格勒方面軍、波羅的海沿岸第2方面軍任排長、炮兵連長[2]。參加列寧格勒圍城戰

1946年至1949年在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畢業後任波羅的海沿岸軍區(駐加里寧格勒州切爾尼亞霍夫斯克)第11集團軍某機械化步兵團副團長。1952年(一說1953年)升任團長。1955年9月,升任第11集團軍某機械化步兵師參謀長。1958年9月,任蘇軍駐德集群近衛第8集團軍近衛摩托化步兵第57師師長(駐圖林根)。1961年6月入總參軍事學院進修。1963年9月畢業後,任蘇軍駐德集群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參謀長兼第一副司令,1967年7月升任司令。1969年5月,任蘇軍駐德集群第一副總司令。1971年6月,任波羅的海沿岸軍區司令。1972年7月,任莫斯科軍區司令。1977年10月28日授大將軍階。

1980年11月,任蘇聯遠東軍隊總指揮[3],負責後貝加爾軍區、遠東軍區、太平洋艦隊和駐蒙古人民共和國第41集團軍,並組織協調蒙古、越南、寮國、柬埔寨部隊統一行動和聯合軍事演習。1984年6月,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兼國防部總監。同年10月17日六十周歲生日前夕獲蘇聯英雄榮譽稱號。1986年1月,訪問科威特,向其介紹一些蘇聯新式武器[4]。1986年8月,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兼民防司令,指揮車諾比核事故應急救難等行動,這些工作為日後俄羅斯聯邦緊急情況部的建立奠定基礎。1991年8月不再任民防司令。1992年1月蘇聯解體後退役[5]

戈沃羅夫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976年-1981年)、中央委員會委員(1981年-1990年),第八至十一屆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1972年-1989年),蘇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9年-1991年)。

2006年8月13日逝世。葬於新聖女公墓[6]

Remove ads

社會活動

1994年7月,任全俄老戰士社會組織委員會(2001年改稱全俄老戰士委員會)主席。負責維護退伍軍人權益,並加強對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2004年10月,他退伍後的這些工作獲得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的親自感謝[7]

1995年5月9日,擔任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50周年「勝利日」紅場老戰士受閱隊伍指揮[8]

2005年9月3日,戈沃羅夫受邀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招待會,與胡錦濤等領導人見面[9]。8日,出席俄羅斯聯邦駐華大使館中國東北戰場抗日中俄老戰士會晤活動並致辭[10]

軍階

  • 少將(1961年5月6日)
  • 中將(1967年12月25日)
  • 上將(1970年4月29日)
  • 大將(1977年10月28日)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