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法蘭西斯科·德·祖巴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法蘭西斯科·德·祖巴蘭(西班牙語:Francisco de Zurbarán,西班牙語:[fɾanˈθisko ðe θuɾβaˈɾan];1598年11月7日(受洗)[4]—1664年8月27日),西班牙畫家,成名於宗教畫。擅長描繪僧侶、修女、殉道者以及靜物。由於其對於明暗對照法的出色運用而被稱為西班牙的卡拉瓦喬。
他是畫家胡安·德·祖巴蘭的父親。[5]
Remove ads
生平

1598年,祖巴蘭生於西班牙埃斯特雷馬杜拉自治區的豐特-德坎托斯,並於11月7日受洗。[6][7][8]他的父親是路易斯·德·祖巴蘭,一名縫紉店店主;母親名叫伊莎貝爾·馬克斯。[7][8]他在童年時開始使用木炭來摹仿一些物體。[9]1614年,他的父親將他送到塞維亞給畫家佩德羅·迪亞斯·德·比利亞瑞瓦作學徒,為期三年。人們對這名畫家知之甚少。[10]1617年,祖巴蘭與大他九歲的瑪利亞·帕依特結婚。瑪利亞與他有三名子女,她在1624年去世。1625年,祖巴蘭與一名富有的寡婦碧緹絲·德·莫拉萊斯再婚。
1626年1月17日,祖巴蘭與塞維亞聖巴勃羅皇家修道院的院長簽訂了合同,約定在八個月內為其創作21幅畫作。[11] 其中十四幅描繪了聖道明的生平,其餘畫作的主題則包括聖文德,托馬斯·阿奎納,以及四名教會聖師。[12]這項委託讓祖巴蘭作為畫家的事業得以起步。1628年8月29日,塞維亞的仁慈聖母瑪利亞修會委託祖巴蘭創作22幅作品,用於裝飾修道院的迴廊。[13]1629年,塞維亞的長老邀請祖巴蘭定居到這座城市中,因為這位已經飽負盛名的畫家能夠提高塞維亞的聲譽。祖巴蘭接受了邀請,與他的妻子碧緹絲,前妻留下的三個孩子,一位名叫伊莎貝爾·德·祖巴蘭的親屬和八個僕人一起移居到了塞維亞。
稍早於1630年,他被腓力四世任命為宮廷畫家。據傳說腓力四世有次曾將手放在祖巴蘭的肩膀上,說道:「王之畫家,畫家之王」。[14]
1639年5月,他的第二任妻子碧緹絲去世。[15]
1630年代末,祖巴蘭的工作室有許多畫作被銷售到了南美。[4]組畫「雅各與十二個兒子」似乎原本就是為南美市場所作,但其中大部分最終成為了英國達勒姆郡奧克蘭城堡的收藏[16],其中過程不明。而在1640年之後,與牟利羅(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生動的宗教畫相比,祖巴蘭冷峻、嚴肅的風格則不再那麼受歡迎,這導致他的聲譽有所下降。
1644年2月7日,祖巴蘭與另一名富有的寡婦萊昂諾爾·德·托德(Leonor de Torder)結婚,這是他的第三次婚姻。1658年,祖巴蘭為尋求委託而移居到馬德里,並且與委拉斯開茲重建了聯繫,此時已是他的晚年[4]。一種傳言說他死於貧困,不過他死時共有價值約二十萬西班牙雷亞爾的家產。[17]
Remove ads
繪畫風格

祖巴蘭是否臨摹過卡拉瓦喬的作品仍然不為人所知,雖然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採用了卡拉瓦喬的明暗對照法和暗色調主義,然而一些藝術史學者認為,當時對他的個人繪畫風格影響最大的則是胡安·桑切斯·科坦。[18]祖巴蘭偏好色彩豐富的雕塑,這些雕塑技巧當時在塞維亞已經登峰造極,遠遠超出了畫家們的成就,為年輕的藝術家們提供了臨摹樣板。胡安·馬丁內斯·蒙塔涅斯的雕塑作品與祖巴蘭的繪畫在精神上就非常接近。[18]
祖巴蘭直接從自然中繪畫。他常常使用假人來模擬衣服布料的褶皺,這讓他精通了對布料的描繪。他尤其擅長畫白衣服,因此經常將穿白衣的加爾都西會修士們作為他畫作的題材。
祖巴蘭畫作的風格較為單一。在他職業生涯中,除去少量例外,絕大多數畫作都是遵循著同一套方法創作。這些畫作將構圖縮減到一個人,以宗教上的嚴酷苦修為題材,主張以神聖的戒律來約束肉身。他「要麼不擅長(在畫作中)敘事,要麼不屑於此」,因此除非觀眾原本就對畫作中所描繪的故事有所了解,否則很難明白畫中的涵義。[19]比起卡拉瓦喬,祖巴蘭的風格更強調戒律和對自身的約束,色調也更偏冷。在他的畫作中,前景常常在光暗的交接中展現出豐富的細節,體現出畫家的卓越技巧[14];背景則完全隱於暗中。
祖巴蘭不擅長畫具有景深的場景。無論他畫的是室內還是室外,視覺效果都更像是小劇場上的幕布。[20]藝術史學家朱利安·加萊戈認為,祖巴蘭早期所受的藝術訓練「可能讓他的審美傾向於一種矯飾主義的構圖……並傾斜地將那些家具和物品」擺放在一種模糊的、缺乏一致透視的空間中。[21]在立體主義繪畫中,所有物體都被彼此獨立地進行描繪[22]這與祖巴蘭畫作中的空間矛盾可以相互比較。據何塞·卡蒙·阿斯納爾所說,「祖巴蘭從笨拙中造出了奇趣。」[23]
祖巴蘭晚期的作品,例如「聖方濟各」(c. 1658–1664; 老繪畫陳列館),明暗對比不再那麼劇烈,筆觸也更輕鬆,這表現出了來自牟利羅和提香的影響。[24]
Remove ads
藝術遺產


1631年,他創作了名為「聖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化」的單幅祭壇畫,原本為所屬這名聖人教團的教會所作,現在收藏於塞維亞美術博物館。[25] 這是祖巴蘭最大的單幅作品,[26]畫中的人物包括耶穌,聖母瑪利亞,其他幾名聖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和他的騎士們,以及大主教迭戈·代·德薩和僧侶,僕人們。畫中的所有主要角色都超過了真人尺寸。它曾被安放在塞維亞大教堂中,在許多描繪聖彼得的祭壇裝飾畫的後方。[27]
在1628至1634年間,他創作的作品包括:聖彼得·諾拉斯科人生中的四個場景,受塞維亞加爾默禮仁愛會主修道院的委託;[28] 瓜達盧佩聖母修道院中的幾幅大尺寸作品,其中八幅所畫的是哲羅姆的生平;[4]以及塞爾維亞聖保羅教堂的一幅十字架上的耶穌,畫中用灰色畫法模擬了大理石的質感。 1639年,他完成了赫雷斯加爾都西會修道院的主祭壇畫。[29]同一時代,他也受委託繪製了關於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項試煉的一系列組畫。這也是祖巴蘭所創作的唯一一組以神話為題材的作品,並被安置在馬德里的王國大廳。[30] 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聖法蘭西斯科的冥想"如今收藏在英國國家美術館,這幅作品為真人尺寸的全身像,畫中聖法蘭西斯科雙膝跪地,手捧著一枚骷髏頭。[31]
1835年,祖巴蘭的一些作品被從修道院中徵收到加的斯博物館中展出。 [來源請求]
他最主要的學徒包括伯納貝·德·阿亞拉, 胡安·卡羅·德·塔維拉, 以及波蘭科兄弟。這份名單中也包括 伊格納西奧·代·里斯。[來源請求]
1987年,祖巴蘭的作品曾作為一場大型展覽的對象,在大都會博物館被展出。該展覽次年轉移到了巴黎大皇宮。[32] 2015年,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舉行了名為祖巴蘭,一個全新的視角的展覽。[33]
畫廊
-
Christ on the Cross, 1627,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Immaculate Conception, 1630, Museo del Prado, Madrid
-
The Death of St. Bonaventure (The Body of St. Bonaventure in the Presence of Pope Gregory X and James I of Aragon), 1629–1630, Louvre Museum, Paris
-
The Young Virgin, 1630,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
Saint Casilda of Toledo, 1630-1635, Thyssen-Bornemisza Museum, Madrid
-
Saint Margaret as a shepherdess, 1631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
The Defence of Cádiz against the English, 1634, Museo del Prado, Madrid
-
Hercules and the Hydra, 1634, Museo del Prado, Madrid
-
A Doctor of Law, 1635,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Boston
-
Saint Elizabeth of Portugal, c. 1635, Museo del Prado, Madrid
-
Saint Luke as a Painter before Christ on the Cross, c. 1635–1640, Museo del Prado, Madrid
-
The Annunciation, 1637–1639, Museum of Grenoble, France
-
Saint Rufina, c. 1635–1640, National Gallery of Ireland, Dublin
-
Agnus Dei, c. 1635–1640, Museo del Prado, Madrid
-
Christ and the Virgin in the House at Nazareth,
c. 1631–1640,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
The Holy Family, 1659, Szépművészeti Múzeum, Budapest
-
Still Life with Pots, c. 1650, Museo del Prado, Madrid
-
St Hugh in the Carthusian Refectory c. 1655, Museum of Fine Arts of Seville
-
Saint Francis, c. 1658–1664, Alte Pinakothek, Munich
-
The Virgin Mary as a Child Praying, c. 1658–1664, Hermitage Museum, Saint Petersburg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