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彬 (北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彬(464年—499年5月27日),字豹兒,一字豹仁[1],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之孫,南安王元楨第二子,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
元彬在魏孝文帝元宏初年成為叔叔章武王拓跋太洛的嗣子[2][3],繼承章武王的爵位。元彬勇猛健壯有武藝,出任使持節、都督東秦豳夏三州諸軍事、征西大將軍、兼領護西戎校尉、統萬突鎮都大將、夏州刺史[4]。太和十三年三月甲子(489年5月6日),元彬因為貪婪受賄被削除爵位[5][6]。
太和十九年(495年),吐京胡造反,魏孝文帝詔令元彬持節、署理平北將軍、代理汾州刺史,率領并州和肆州的兵馬前往討伐。吐京胡派出精銳騎兵一千人攔截北魏軍隊的後路,軍主奚康生率領五百人迎敵,大敗敵軍,追到石羊城,斬首三十。元彬率領七千士兵與吐京胡對戰,將軍隊分為五路,四路軍隊都戰敗了,只有奚康生的軍隊保全。元彬派奚康生攻打反叛的胡人,打敗了他們,又追擊至車突谷,再度獲勝,北魏軍隊俘獲各種牲畜上萬頭[7][8]。吐京胡被平定後,元彬擔任征虜將軍、汾州刺史。胡族百姓去居等六百多人保衛險要之地,不服朝廷命令,煽動族人反叛。元彬請求調撥二萬軍隊前往討伐,有關部門上奏請示批准。魏孝文帝大怒說:「小小的賊寇哪裡有調動兵馬的道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討伐,如果不能變通方法達到安寧,必須調動大軍的,就先斬殺刺史,然後發兵。」元彬接到詔書後大為恐懼,率領州中軍隊身先士卒,討伐平定了胡人[9]。太和廿三年歲在己卯五月丙子朔二日(499年5月27日),元彬去世,虛歲三十六,朝廷賜給十萬文錢,二百匹絹,贈予元彬原本的官職持節、征虜將軍、汾州刺史,加贈散騎常侍,諡號恭,同年十一月壬寅朔廿日辛酉(499年5月26日)附葬於生父元楨墳墓附近[10][11][12]。
Remove ads
家庭
- 中山張氏,郡功曹張小種之女[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