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捷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捷勛(1909年12月—1994年10月28日),曾用名張太保張殿元江西弋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

生平

民國時期

1909年出生在江西省弋陽縣漆工鎮朝陽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8年在家鄉投身革命,參加少年先鋒隊,1930年5月參加贛東北紅軍,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黨員,歷任戰士、排長、連長、副營長、代營長,1934年10月隨部隊參加了長征,參加強攻遵義城戰鬥。到達陝北後,1935年11月起因病,在陝北延長永平醫院住院。1936年6月,分配到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一師司令部任作戰參謀,後任定邊獨立營副營長、營黨委副書記。1937年6月任陝甘寧邊區留守兵團第七團第二營副營長、營黨委委員。1938年4月至1939年4月先後在抗大一大隊學習,畢業3個月後調任陝北公學軍事教員、黨支部委員。1939年5月,調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二縱隊新三旅(趙基梅譚甫仁支隊)司令部作戰科科長、機關總支副書記,警衛營營長、營黨委副書記。1940年7月,任冀魯豫區長垣縣獨立團團長、團黨委副書記。1941年9月,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九團參謀長、團黨委委員。同年10月至1942年3月,任冀魯豫軍區第八軍分區參謀長、分區黨委委員[1]。1943年4月至1945年8月,在延安中共中央黨校第四部第十一支部學習[2]

1945年4月至6月,作為華中代表團成員參加中共七大;之後趕赴東北工作。1945年11月至1946年4月任中共本溪市委常委、本溪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軍分區黨委副書記,2月至5月任司令員[3]。1946年4月任遼東軍區(1946年11月後改由安東軍區領導)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軍分區黨委常委、地委委員[4]。1948年11月至1950年11月,任東北野戰軍(1949年3月改稱第四野戰軍)第四縱隊第七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黨委委員,參加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湘南戰役[5]

Remove ads

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2月至1952年9月,張捷勛任第四十一軍副參謀長、軍黨委常委兼軍直屬黨委書記。1952年11月至1956年1月,任湖南省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1955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頒發的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59年4月至1954年10月,先後擔任浙江省建築工業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廳長、黨組書記。1964年11月至1966年9月,參加杭州市社教工作團工作[2]

文化大革命中,張捷勛受到迫害。1971年至1972年2月,參加浙江省生產指揮組計劃辦公室增產節約小組工作。1972年12月至1975年9月,參加浙江省生產指揮組黨委活動。1975年9月至1978年12月,任浙江省基本建設委員會成員、黨組成員。1975年9月至1983年12月,任浙江省基本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1983年12月離休。1994年10月28日,因病在杭州逝世[6]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