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敷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敷華(1439年—1508年7月20日),字公實,號介菴,江西吉安府安福縣(今江西省安福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生平
景泰初年,進入國學。登天順六年(1462年)壬午科順天府鄉試第十一名舉人,天順八年(1464年),登甲申科進士,改庶吉士。成化元年(1465年),與劉大夏從部事,授兵部車駕司主事,升任郎中。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出任浙江右參議,二十一年六月升右參政,專理糧儲,居浙江十餘年,二十三年二月升任浙江右布政使。
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遷湖廣左布政使。四年正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門等關兼巡撫山西,中途奔喪,弘治六年除服後恢復原職。在任期間處理糧運管理等。弘治八年二月改為陝西巡撫,制定婚喪禮儀等。九年八月升南京兵部右侍郎。弘治十二年(1499年)九月,升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淮、揚等府。之後掌管南京都察院,與南京吏部尚書林瀚、僉都御史林俊、國子監祭酒章懋共稱「南都四君子」。
武宗即位,弘治十八年(1505年)十二月就遷南京刑部尚書[1]。
正德元年(1506年)正月,召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同年冬,大臣與言官請求驅逐劉瑾等宦官,內閣力主此事。武宗猶豫不決。繼而朝廷風氣大變,宦官勢力大增。張敷華只能與楊守隨辭職,至徐州時乘坐小艇遇到洪水,觸石几乎溺死。劉瑾仍然忌恨,欲借湖廣倉儲浥爛事,連坐張敷華。翰林院修撰康海對劉瑾說:「吾秦人愛張公如父母,公忍相薄耶?」劉瑾於是稍微解意,仍然連坐其與楊守隨罪。正德三年六月病卒[2]。
Remove ads
身後
劉瑾伏誅後,贈太子少保,謚簡肅[3]。
家族
曾祖張尚脩。祖父張若金,封監察御史。父張洪,官至監察御史,死於土木之變。母姚氏,封孺人。重慶下。兄敷榮。弟敷英。
孫張鰲山,官監察御史。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