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璪 (唐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璪(?—?),又作張藻,字文通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唐代畫家,尤其擅於山水松石之畫,畫松更是「特出古今」[1],撰有《繪境》,今不傳[2]:164

生平

官至祠部員外郎鹽鐵判官安史之亂時曾被安祿山收留。安史之亂被平定後,被貶為衡州司馬忠州司馬。

作品

張璪所畫的樹石山水,在當代就具高價,所繪製的圖幛當時已是廣為流傳,朱景元稱其「人間至多 」;亦有許多寺院的壁畫作品。[1]而他最擅長且為眾畫評家稱頌的是其畫松之作。

張璪曾撰《繪境》一篇,言畫之要訣 [3]。但在唐朝張彥遠已極少見[4]

其畫作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傳世。

評價與特色

  •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卷一寫:

    「山水之變,始於,成於二李(李將軍李中書) ,樹石之狀,妙於韋偃,窮於張通(張璪)[5]。」

    並且稱其作畫的方法特殊,能「用紫毫禿鋒,以掌摸色,中遺巧飾,外若混成」[5]
  • 當時著名的山水雜畫畫家有七大家: 崔陽元李炅張惟亙李滔、張通、耿昌言耿昌期,張彥遠又認為張璪尤是其中最精擅者[6]
  • 朱景元評唐代畫家時,把張璪列於神品下七人之六 [1]
  • 唐代另一位曾師於張璪的畫家劉商,在張璪貶竄之後曾詠《懷張璪》 詩:「苔石蒼蒼臨澗水,溪風裊裊動松枝。世間惟有張通會,流向衡陽那得知?」。[4][7]
  • 唐人符載《觀張員外畫松石序》,說張璪畫山水,座客二十四兒,立左右圍觀,

    「員外居中箕坐鼓氣,神機始發。其駭人也,若流電擊空,驚飆淚天。摧挫斡掣,偽霍瞥列,毫飛墨噴,掠卒掌如裂,離合徜徉,忽生怪狀。及其終也,則松麟皴,古峰岩,水湛湛,雲窈眇,投筆而起,為之四顧,若雷雨之澄霧,見萬物之情性,觀夫張公之藝非畫也,真道也。」

「雙管齊下」

  • 張璪畫松時「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是成語「雙管齊下」典故之由來 [3] [1]
  • 張璪的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注釋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