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汝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汝倫(1953年—),上海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復旦大學教授。
生平
1967年至1970年在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學習,1979年考入蕪湖師範專科學校(2005年併入安徽師範大學)英文專科學習。1981年考取復旦大學研究生,1987年於復旦大學獲博士學位,同年留校工作。曾先後在德國圖賓根大學和弗萊堡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訪問研究。1992年回國工作,現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2]
學術貢獻
主要從事中西哲學、中西思想史等研究工作。所著《存在與時間》釋義入選2011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3]。曾獲復旦大學教學名師,復旦大學「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等稱號[4]。
著作
- 《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釋義學》(1986年,遼寧人民出版社)
- 《歷史與實踐》(199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 《海德格爾與現代哲學》(1995年,復旦大學出版社)
- 《思考與批判》(1999年,上海三聯書店)
- 《現代中國思想研究》(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 《良知與理論》(2003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2004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 《德國哲學十論》(2004年,復旦大學出版社)
- 《中西哲學十五章》(2008年,上海書店出版社)
- 《二十世紀德國哲學》(2008年,人民出版社)
- 《政治世界的思想者》(2009年,復旦大學出版社)
- 《含章集》(2011年,復旦大學出版社)
- 《<存在與時間>釋義》(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哲學與人生》(2012年,中西書局)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