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輝瓚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輝瓚墓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麓山寺北側,是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張輝瓚的墓葬。
歷史沿革
1930年,張輝瓚在第一次江西剿共戰爭的龍岡戰役中被俘,於次年被公審斬首,隨後其頭顱被裝入竹籠扔入贛江。其頭後於吉安神崗山被打撈,時任江西省主席魯滌平為其安上楠木假身後運回長沙。[1][2]民國政府下令按陸軍上將規格公葬[3],蔣中正親題碑文「魂兮歸來」。[1]
1932年,張輝瓚正式安葬於麓山寺北側。時任湖南省主席何鍵主持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張輝瓚墓,包括:墓門、墓道、墓園、墓廬、墓亭。[4][2][3]1938年,韓國國父金九遇刺後曾於張輝瓚墓廬療養,後闢為紀念館。[5][6]
1967年,紅衛兵將其墓毀壞。2008年,小範圍整修其主墓區,恢復墓塔,墓表、墓欄、墓階未復原。[7][2]2014年,張輝瓚墓(含張輝瓚墓廬、仰雲亭)被列為第六批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8]
墓聯


- 墓亭聯
載酒憩孤亭,千秋青史懷金鑒;
撥雲尋片石,一點丹心朗玉山。
埋劍尚吟虹,大地衡廬開勝境;
望陵齊下馬,及門風義感平生。
半壁東南存浩氣;
故山猿鶴咽歸魂。
何處臨江高閣近;
幾人芳草夕陽來。
- 墓廬聯
濺血涌龍岡,戴白日青天,式昭忠烈;
招魂歌楚地,攬江聲麓色,來薦馨香。
- 華表聯
白鶴歸華表;
丹心照漢青。[4]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