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彎肘坑

月球哈德利-亚平宁区第一座撞击陨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弯肘坑
Remove ads

肘彎坑(Elbow)是月球哈德利-亞平寧區的一座撞擊隕石坑。1971年,在阿波羅15號任務的第一次艙外活動期間,太空人大衛·斯科特詹姆斯·艾爾文曾到訪過它的東側邊緣。肘彎坑的東側邊緣被指定為1號地質科考點,2號科考點在它的西南,位於哈德利·德爾塔山斜坡上。

Thumb
阿波羅15號《初步科考報告》中的1號科考點平面圖。 X指示樣本位置;5位數字代表LRL的樣本數量;矩形表示月球車(小圓點是指電視攝像機);黑點是大岩石,虛線代表隕石坑邊緣或其他地形特徵,而三角形是科考點全景圖
Thumb
拍攝於1號科考點的全景照片展示了肘彎坑的大部分區域,後面是哈德利月溪,班尼特山(Bennett Hill)位於中央地平線上,面朝西 。
快速預覽 彎肘坑, 坐標 ...

肘彎坑位於哈德利月溪邊緣,距西南1公里是更大的聖喬治坑,往東北3.2公里則是阿波羅15號的著陸點。

《阿波羅15號初步科考報告》[2]描述肘彎坑如下:

1號科考點位於肘彎坑的東側面,一座400米直徑位於月海表面和亞平寧山脈交界處的隕石坑。肘彎坑是一座相對古老的哥白尼紀隕石坑,形成於一次在哈德利月溪中急轉彎處發生的衝擊事件。肘彎坑坐落在哈德利·德爾塔山山腳以北約0.5公里處,更小更年輕的隕坑出現在肘彎坑噴出物覆蓋區中。表面大致平坦,但細看呈波丘地,地表層由細顆粒月壤構成,帶有稀疏的普通卵石般尺寸和更大的碎岩。較大的碎岩集中於肘彎坑噴出物覆蓋區中更年輕、更新鮮的隕坑周邊。

該坑名是由太空人以哈德利月溪中的一處拐彎或肘部處命名的,並在1973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接受。[1]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