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捷 (1899年)

臺灣近代畫家陳澄波的妻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捷臺灣話Tiuⁿ-chia̍p,1899年—1993年)台灣嘉義人,臺灣近代畫家陳澄波之妻,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蒙難後,以保存陳澄波畫作三十年而著稱。[1][2]

快速預覽 張捷, 出生 ...

生平

早期

1899年,張捷出生於臺灣嘉義,是位於南門望族張家之二千金。其父張濟美[3]在日治時期時擔任嘉義市的保正,也是當地教務委員,在小學時,他曾與未來的丈夫陳澄波是同班同學。然而,由於某些原因,她在就讀四年後便輟學,於家中專心學習針線活[4]

1918年,張捷在父親的安排下與陳澄波結婚,他因該場囍事而繡製囍字八仙綵[5],當時的陳澄波則擔任嘉義公學校擔任訓導一職。婚後隔年,長女陳紫薇出生。

1924年,陳澄波考取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就讀,張捷留在臺灣持續從事針線工作、車布邊等針線以支持家計及貼補丈夫在東京的生活,並獨立扶養三個小孩,1929年,陳澄波完成了研究科學業,並前往上海市任教。隔年,張捷與孩子們跟隨他前往上海居住。[6]在遠門前,為祈求能夠平安歸來,張捷在臺灣留下了一束髮結。[7]

1931年,陳澄波曾在上海以全家福為主題完成畫作《我的家庭》,該作品以分別是陳澄波、次女陳碧女、妻子張捷、長子陳重光、長女陳紫薇為主題。[8][9]

然而隨著1932年,上海發生一二八事件,各地發生反日浪潮,日本人在中國的處境艱難,而臺灣人則同樣被視為日籍人士,處處受到排擠,陳澄波擔心家人安危,安排張捷帶著孩子先行返回臺灣。

回到臺灣後,陳澄波因成為專職畫家而經常在外面寫生和參加美展。張捷則支持丈夫的夢想,獨自持家教子,使丈夫能夠全心投入美術創作。

Remove ads

二二八事件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3月2日嘉義市區發生嚴重的軍民衝突,嘉義地方仕紳希望平息事端,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出面調停,推派陳澄波等偕嘉義市參議員六人擔任「和平使」前往協商,然而則遭到國民黨軍隊拘禁並受到嚴刑拷打,被逼迫承認煽動暴動的罪行。3月25日上午,陳澄波與其餘被捕的人犯被推上軍車,於嘉義車站執行槍決。[10]

陳澄波過世後,他和其他家族成員拆下住居門板充當擔架,將陳澄波的遺體運回家中,並為屍體拍照,由於住家光線不足,張捷在拍攝時於後方撐起門板,將陳澄波遺體上半身抬高,並將隨後將陳澄波當時所穿,留有彈孔的西服清洗乾淨,秘密保存。[11]當時,在面對夫逝之痛、政治迫害、生計經濟等困難,張捷為了持續保護丈夫的畫作,在避免情治單位的搜查下將陳澄波的畫作和物品深藏在住家閣樓,並在公開場合在住家門前將丈夫的畫框、畫架和寫生用具燒毀。陳澄波遺體的底片則藏於神主牌位後方。此外,由於感於陳澄波最後遺作《玉山積雪》應永久典藏、遂秘密以交換另幅畫作,向擁有該幅畫作的柯麟遺族協商保存。[12]

在此之後,張捷並不讓孩子們接近閣樓,並告誡子孫以後絕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在每年過年時定期將丈夫畫作拿出重新整理一次。[13][14]為了貼補家用,張捷與女兒經常接零工,或者幫隔壁商家裝貨,賺一簍幾角錢的工資以維持生機。[15]

近代

1979年,隨著臺灣社會逐漸開放,張捷在陳澄波的昔日同學與學生的協助,開始修復丈夫的畫作,並作主賣掉一幅陳澄波的畫,在此30年期間,他秘密保存丈夫近18,000件的文物與畫作。並在雄獅美術的合作下,她於春之藝廊籌辦陳澄波逝世後首次的遺作展「陳澄波遺作展」,展出陳澄波的油畫、膠彩、淡彩、素描等八十件作品和相關史料,該展覽後來約吸引約4萬人進場。[16][17][18],但當時的媒體卻不敢提及陳澄波的死因。直到1987年臺灣解嚴,1992年,張捷受邀參與國家音樂廳舉辦的二二八紀念音樂會,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握著張捷的手向他致意慰問。[19]

1993年,張捷辭世,享耆壽94歲。[20]

紀念

雕塑家蒲添生為其女婿,1963年,他曾替張捷製作一尊銅雕像,該銅像後收藏於蒲添生雕塑紀念館。[21]1991年,蒲添生曾速寫一件草圖速寫畫《張捷》。[22]

2017年,嘉義市文化局所舉辦之「溯與恕.2017嘉義228事件70周年紀念美展」中,為因應張捷收藏丈夫作品,才得以讓陳澄波的作品流傳後世之成就,陳澄波的外孫蒲浩明、蒲浩志特別捐贈父親蒲添生製作的「張捷塑像」較由嘉義市政府收藏,由時任市長涂醒哲代表受贈,該座銅雕像規劃將放置「陳澄波先生坐姿」銅雕對面。[23][24]

2021年,陳澄波的後代將玻璃底片和遺照修復後,連同相框裡的其他照片、張捷過去使用的傢俱、服飾、飾品和三張日治時期地圖捐贈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25]

流行文化

  • 2011年,嘉義市政府籌劃《我是油彩的化身》原創音樂劇,由洪榮宏扮演陳澄波,高慧君飾演張捷。[26][27]
  • 2022年3月25日,陳澄波基金會將和湠臺灣電影公司合作,以張捷的視角啟動影集《藏畫的女人》(後更名為《藏畫》)之製作,監製將由姚文智擔任。[28][29]
  • 2023年,飛人集社劇團將張捷藏畫之經歷,使陳澄波的藝術成就得以避過動亂年代重見天日的故事,改編為舞台劇《藏畫》。[30][31][32][33]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