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方平
北宋政治人物(1007–109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張堯卿之子,少穎悟,讀書過目不忘,宋綬、蔡齊以為奇才。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舉茂材異等,爲校書郎,知崑山。又中賢良方正選。李元昊叛,上「平戎十策」。慶曆八年(1048),任滁州知州。[1]英宗時,任禮部尚書。神宗時,除參知政事,與王安石不合,極論新法之害,後以太子少師致仕,曾參與坤寧宮事變事後論戰。
好佛學,在琅琊寺續寫《楞伽經》,「書法宛然不殊」,即今之《二生經》。[2]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十二月初一卒。[3]輟視朝一日。蘇軾哀痛不已。[4]贈司空,諡文定。有《樂全集》四十卷。
家庭
- 祖父:張嵩[5],一說張嶠[6],宋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宋太宗臨軒召對,嘉其器望,選知鄆州。
- 外祖父:嵇適[7],睢陽人,曾隨睢陽大儒戚同文求學,後舉進士第,張方平形容他"蒞官臨事,主於忠恕,局事修整,不出其位,不為虛言奇行以邀聲名,委虵乎州縣之職而優為之"。
- 外祖母:廣平宋氏[8]
- 母親:嵇氏
- 妻子:馬氏
- 子女:
長女張氏,嫁蔡天申。
長子張恕,妻滕氏。
次女張氏,嫁王鞏。
著作
著有《樂全集》(一作《樂全先生集》)四十卷,四庫全書版本。
《大宋館閣書目》二卷。
《嘉祐訪遺書詔並目》一卷。
傳記
《宋史》列傳第七十七有傳。
注釋
延伸閱讀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